探尋黃河足跡,感受黃河文化,立下青春之志
探尋黃河足跡,感受黃河文化,立下青春之志
2022年8月11周口師范學院文學院實踐團在開封市進行“追尋華夏文明,遇踐黃河故事”暑期三下鄉活動。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這次的實踐活動團隊成員都極其重視,這次實踐的項目包括:黃河局部生態調研,黃河沿岸的城鎮發展及民生民情,以及黃河現狀和黃河對其的影響。
回想起我們暑期此次黃河之旅收獲頗感觸頗多。我們團隊來到黃河岸邊莊嚴宣誓。在那我們留下了團隊的共同的心愿、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奮斗。那誓詞談不上什么豪情壯語但就是那簡短的幾句話卻支撐了我們的整個活動支撐了每一個人的精神世界。
黃河,中國的第二大河。站到黃河邊上,看到澎湃的黃河,就突然想到毛澤東主席所說過的一段話,“你們可以藐視一切,但是不能藐視黃河,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言猶在耳,好一個不可藐視的黃河,好一個不可藐視的中華民族。任何時代,黃河都象征著中華民族偉大的血脈和精神。
剛剛抵達黃河邊的我們略顯疲憊,但是一切因素都削減不了我們的熱情,沒有片刻的休息我們就開始了分組走訪,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村民,去了解他們的生活環境,向村民們介紹了這次活動及其意義,大家非常熱情的接待我們而且盡其所能為我們提供了一定的幫助,經過走訪調査我們了解到有些村莊臨近黃河,黃河周邊的風景區不斷擴大建設,村民的土地有的被征用,所以大部分的青壯年都靠外出打工作為經濟來源,值得欣慰的是國家一些優惠的政策比如農村醫療保險等讓他們獲得了切實的利益!
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有負面的影響,是我們要去正視問題。黃河局部水資源有被污染的跡象,局部地區也有水土流失和斷流的問題。通過此次活動,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特殊資源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就沒有文明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黃河水是黃河三角洲地區主要的淡水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社會發展及生產建設的生命線。關鍵所在就是如何利用好、保護好黃河水資源,解決水的利用率問題。隨著我們國家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出臺了許多與黃河相關的政策,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各個地區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創造性的開展。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黃河的作用愈發強大。
黃河的正如中國的發展,我們都是在黃河滋養下的炎黃子孫,同樣也是在祖國懷抱里的孩子。這一趟,讓我更為深刻地理解了黃河精神,“團結、務實、開拓、拼搏、奉獻”10字黃河精神,凝結了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涵。“團結”是事業勝利的基本保證。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出凝聚力,無數人沖鋒在前,讓黃河母親發揮出無限的力量,讓無數條溪流團結在一起,養育一方水土。“務實”就是重實際,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不唯書,不唯上,但唯實。黃河周邊建設辦事情,根據實際情況,不勞民傷財,切實為民眾辦事。“開拓”就是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進一步增強改革開放意識和創新精神。“拼搏”是一種精神狀態。干事業要有一股拼勁,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能有效地進行工作和創造。“奉獻”是一種真誠自愿的付出行為。奉獻精神作為一種高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的統一。
探尋黃河足跡,感受黃河文化,立下青春之志。黃河伴我長大,黃河精神駐我心中,用理論武裝頭腦,用實際行動為母親河貢獻力量,這是一個民族的根,民族的魂。
時間:2022-09-13 作者:張享苗 來源:社會實踐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