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 1月20日,南通理工學院“通韻絲路·家鄉新茂發現者聯盟”的成員們開啟了一場探尋家鄉博物館絲路傳奇的文化之旅,從不同角度領略絲綢之路的輝煌與變遷,感受“一帶一路”倡議下家鄉的新風貌。
翟安娜走進江蘇東海水晶博物館,館內晶瑩剔透的水晶展品琳瑯滿目,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絲路之上,東海水晶沿著商路閃耀,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璀璨明珠。
盧楚煜在貴州水城文化館,館中珍藏著古老的民族記憶,仿佛能聽到悠揚的古調,訴說著曾經與絲路相關的往來故事,見證著各民族在文化交流中的融合與發展。
盧鈺楨來到廣東揭陽博物館,館內文物承載著千年歷史。在斑駁的古物間,似乎能看到昔日揭陽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商船穿梭,貨物云集,一片繁華景象。
羅棫心漫步在四川冠英古街,青石板路蜿蜒,古舊的建筑錯落有致。仿佛能看見曾經絲路商人在此歇腳,茶香四溢間,文化與商品的交流在此悄然發生。
孫子燕和焦一鳴踏入蘇州博物館,白墻青瓦,曲徑通幽。館內文物精巧雅致,讓人聯想到絲路貿易中,蘇州的絲綢、工藝品等遠渡重洋,成為世界眼中東方美的象征。
韋子涵置身河南洛陽博物館,館內一件件珍貴文物氣勢恢宏。仿佛能看到古都洛陽在絲綢之路上的中心地位,駝鈴聲聲,萬國來朝,匯聚著東西南北的文化與財富。
徐夢婷和趙儷穎來到中國漕運博物館,館中展示著漕運的歷史脈絡。恍惚間,似見千帆競發,漕船滿載著物資,沿著運河連接起南北,為絲綢之路的繁榮提供著堅實的物質基礎。
徐玥煊和王毅睿走進大運河博物館,數字化的展覽讓人沉浸其中。“行經千折水——絲綢之路上的麥積奇觀”展項,讓人仿佛沿著大運河,追溯絲路文化的交融與傳承。
劉勇成登上海上云臺山,極目遠眺,海天一色。昔日這里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瞭望點,見證了無數商船起航,承載著希望與夢想駛向遠方。
呂雅雯在揚州博物館,看到青釉褐綠點彩云紋雙耳罐等珍品。罐體上異國風情的聯珠紋,訴說著揚州作為絲路交匯點,文化包容并蓄的輝煌過往。
佘雯軒來到金壇圖書館,在書香墨韻中,探尋金壇與絲路文化可能的淵源,感受著文化傳承在“一帶一路”中的延續與發展。
葉盈站在貴州陽明洞前,洞幽景美,仿佛能看到王陽明在此講學論道的身影,其思想文化也如絲路般,傳播四方,影響深遠。
此次探尋之旅,聯盟成員們不僅領略了絲綢之路的歷史輝煌,更看到了“一帶一路”倡議下家鄉在文化、經濟等方面的新發展、新變化,激勵著他們為家鄉的繁榮和“一帶一路”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