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基層治理與鄉村振興,2月7日,南京師范大學“躬行踐知,鄉策新聲”寒假實踐隊于近日赴常州市武進區南夏墅街道開展系列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先后前往南夏墅社區為民服務中心、星馨殘疾人之家、南夏墅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及梅花鹿養殖基地,通過實地調研與采訪,走進中國鄉村最真實的發展現狀,為基層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首先,隊員在王書記的帶領下走進南夏墅社區為民服務中心,參觀社區食堂、圖書館、心理咨詢室、健身房、乒乓球室等等,老人們圍坐在這里有說有笑,乒乓球聲不絕于耳。王書記圍繞“社區適老化改造”向隊員進行講解。南夏墅為民服務中心自設立之初就不斷順應群眾的需求,尤其是去年興起的社區食堂,解決了老年群體、低收入群體的用餐不便問題,成為家門口的“暖心飯”,便民服務落到實處,卓有成效。“基層工作看似瑣碎,但每一件小事都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都要運用社區的‘五步工作法’。”書記的總結讓隊員們深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性,也認識到社區工作任重道遠。
隨后,隊員前往星馨殘疾人之家,在負責人劉老師的介紹下了解了殘疾人之家的發展歷程,隊員化身“助教員”,參與到自閉癥兒童的插花課堂中,手把手教孩子們修剪花枝、搭配色彩,孩子們也從一開始面對陌生人群的拘謹變得放松與投入,完成栩栩如生的插花作品。“助殘不僅是幫扶,更是發現生命力量的旅程。”隊員小朱感慨到。
在南夏墅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隊員參觀了圖書館與發展歷程長廊,對負責人進行采訪。負責人表示,為了宣傳常州當地的特色文化,深入挖掘街道“季子故里”文化底蘊,結合豐富形式,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吳文化故事會”,通過舉辦文化講座、非遺展覽等活動,讓居民在參與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文化自信。同時,實踐所還積極推動志愿服務,組織居民參與環境整治、文明勸導等活動,提升社區文明程度。
實踐最后一站來到省級示范合作社——南夏墅梅花鹿養殖基地。跟隨“新農人”王場長,同學們深入了解“林—草—鹿”生態循環模式,觀看飼料配制、鹿茸采集等生產工序。針對產品銷路問題,王場長表示在政府直播助農扶持下,鹿茸酒、鹿肉制品等特色農產品拓寬了銷售渠道,小鹿經濟正在時代的新機遇下裂變新生。此外,基地還積極探索“農業+旅游”模式,吸引游客前來參觀體驗,帶動周邊經濟發展。
從社區治理的繡花功夫到鄉村振興的生態密碼,這場實踐讓隊員觸摸到中國式現代化的基層脈動。該團隊將持續跟蹤服務南夏墅街道,通過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將寒假實踐的“進行時”轉化為助力基層發展的“將來時”,讓青春在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通過這次實踐,隊員們不僅加深了對基層工作的理解,也增強了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們表示,將繼續關注基層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為實現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