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索新時代農業發展的新路徑,助力鄉村振興,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兩國振興路”實踐團前往白銀市靖遠縣、景泰縣以及白銀區開展現代農業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調研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靖遠縣枸杞和文冠果聞名遐邇,實踐團前往靖遠縣五合鎮以及三灘鎮,通過短視頻+電商銷售的方式為傳統農業注入新活力。通過手機鏡頭向網友們展示靖遠枸杞的種植、管理、采摘以及相關制品的加工過程。從采摘園到車間再到合作社,團隊成員切實參與到其中,并對靖遠枸杞及文冠果的未徹底全面品牌化這一問題,制定出線上多平臺宣傳方案。這不僅給消費者更多了解枸杞以及文冠果的福利,還為當地產業注入新活力。
實踐隊員進行直播宣傳
鄉村要振興,產品要多元。在本次三下鄉活動中,實踐團先后前往枸杞展館以及當地知名企業進行參觀調研,在參觀過程中,實踐團了解到當地在枸杞制品方面除大家所熟知的養生茶等傳統工藝,通過大膽創新,結合新時代產物制作出枸杞火鍋底料、枸杞辣椒等商品。靖遠縣被授予“中國文冠果之鄉”的稱號,當地龍頭企業甘肅茂群天運文冠果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在產品創新方面,積極與甘肅本土高校進行對接,不斷創新,旨在打造產品多元化。

圖為枸杞展館的部分相關展品
鄉村要振興,可持續發展是難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實踐團隊通過實地考察,了解到當地存在農作物廢料難處理、化肥支出大影響收入的問題,實踐團通過結合自身專業優勢,制作一份如何將農作物肥料轉化成有機化肥的相關手冊,旨在減少工藝化肥所帶來的環境影響,并提高當地農民的凈收入,最終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鄉村要振興,更要引進新農業。實踐團為了解白銀市近年來新農業發展現狀,先后前往白銀區水川鎮、景泰縣草窩灘鎮進行進行走訪調研。
通過調研實踐團了解到,政府方面,通過尋找鄉村帶頭人,在資金和技術上予以支持,興建大棚,摒棄傳統灌溉式采用滴灌式的灌溉方式,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通過種植火龍果等經濟作物,增加農民收入;企業方面,實踐團前往白銀海升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參觀其“一次定植,全年采收”的無土溫室栽植模式,并了解到相比傳統溫室,其可實現零排放零污染,在節水節能方面節約50%以上的優勢,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打造綠色無污染品牌優勢。

圖為實踐隊員在海升現代農業有限公司進行參觀
此次實踐,從枸杞采摘園的豐饒盛景,到文冠果產業的萬畝基地,再到無土栽培在小番茄,這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實踐之旅,使踐行團成員深受震撼,更為他們照亮了鄉村振興的璀璨前景,鼓舞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重要承諾,繪就更加絢麗多彩的鄉村振興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