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之一是產業興旺,農業發展是鄉村振興中產業興旺的根基。農業農村現代化對傳統農業模式的變更提出了要求,新時代亟需創新和完善農村的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為探索農村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新道路,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兩果振興路”實踐團前往白銀市開展“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在尋求“農業+”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的過程中,團隊成員觀摩了水川鎮等地的新品種番茄和特色葡萄、火龍果、人參果等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等。在負責人以及帶隊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對發展特色農業的育苗、種植、采收等環節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圖為番茄與西瓜的間作套種
種植基地的番茄口感鮮美,肉質細膩,同時外皮堅韌,耐壓耐碰,便于運輸,確保在長途運輸中保持新鮮和完好無損。不僅如此,實踐團注意到實踐地結合當地特色,推陳出新,實現了將西瓜與番茄間作套種這種令人耳目一新的種植方式。白銀市水川鎮番茄憑借著高品質、高產量、高產值的特點,成為推動當地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金產業”。

圖為當地特色大棚中生長的葡萄
在前往水川鎮之前,“兩果振興路”實踐團積極與水川鎮工作人員進行對接,初步了解了水川鎮特色大棚種植水果面臨的問題,通過資料調查與專家指導,為后續實地調研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實踐團以解決當地特色大棚種植水果知名度不高、銷路單一化等問題為切入點,深入水川鎮當地大棚水果種植基地,用科技幫扶民生,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實際調研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在實踐過程中,實踐團以實際行動踐行鄉村振興戰略,親身體驗現代農業的蓬勃發展。未來,團隊將繼續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以青春之我,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貢獻力量,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