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浸潤,智慧啟航
在盛夏的七月,一場關于教育、關于希望的旅程在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苫山村悄然展開。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推動教育的均衡發展,”煙育菏夢”支教隊于七月十日如約抵達這片充滿期待的土地,開啟了為期十五天的暑期支教活動。
苫山村,一個位于東阿縣的普通村落,因為地理位置偏遠,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然而,這個夏天,因為”煙育菏夢”支教隊的到來,這里的孩子和村民們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溫暖。
支教隊由一群充滿活力和責任感的大學生組成,他們來自不同的專業,但都懷揣著同一個夢想——為鄉村的孩子們帶去知識和希望。在出發前,他們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和培訓,確保能夠勝任這次支教任務。
到達苫山村的當天,支教隊員們不顧旅途的疲憊,立即投入到緊張而有序的工作中。他們與當地村委會和學校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交流,了解了當地的教育現狀和學生的實際需求。在此基礎上,他們制定了詳細的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力求為學生們提供最優質、最有效的教育服務。
在接下來的十五天里,支教隊員們將在苫山村的學校里開設豐富多彩的課程。他們不僅教授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知識,還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長,開設了音樂、美術、體育等拓展課程。這些課程不僅讓學生們學到了知識,更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
除了課堂教學外,支教隊員們還計劃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了家訪和調研。他們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成長環境,與家長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問題。通過這些交流和互動,支教隊員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鄉村教育的艱辛和不易,也更加堅定了他們投身教育事業的決心和信念。
在支教前期準備工作期間,”煙育菏夢”支教隊還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當地政府和教育部門領導親自到學校看望支教隊員和學生們,對他們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同時,許多愛心企業和人士也紛紛伸出援手,為支教活動提供了物資和資金支持。這些支持和鼓勵讓支教隊員們倍感溫暖和鼓舞,也讓他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十五天的支教活動轉眼即逝,但對于”煙育菏夢”支教隊和苫山村的師生們來說,這是一段難忘而珍貴的經歷。他們將會在這段時間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誼,共同度過了許多快樂而充實的時光。
而對于”煙育菏夢”支教隊的隊員們而言,支教活動也是一次難得的成長歷練機會。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不僅為鄉村的孩子們帶去了知識和希望,也提升了自己的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感。他們深知,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更多的人來關注和投入。因此,他們表示將繼續關注和支持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實現教育公平和全面小康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前期緊鑼密鼓的籌備階段,“煙育菏夢”支教隊遭遇了諸多挑戰,每一步都充滿了不易,從最基本的住宿安排到至關重要的交通工具籌備,無一不考驗著這支團隊的毅力與智慧。住宿條件方面,支教隊原本期望能在支教地點找到相對舒適的住所,但現實卻給了他們一個不小的考驗。由于支教點位于偏遠鄉村,條件有限,他們最終只能將目光投向了一處簡陋的養老院。這里設施陳舊,空間狹小,且需要自行進行大量的改造工作。支教隊員們沒有退縮,他們親手搬運桌椅,鋪設床鋪,甚至自己動手粉刷墻壁,將原本冷清的空間改造成了一個溫馨的學習與生活場所。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克服了物質上的困難,更增進了團隊之間的情誼。
而交通工具的籌備同樣讓支教隊費盡周折。由于支教點交通不便,公共交通難以覆蓋,支教隊不得不提前規劃好行程,確保每位成員都能準時抵達。他們不僅需要考慮如何攜帶教學物資和生活用品,還要面對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如天氣變化、車輛故障等。為此,支教隊成員們紛紛出謀劃策,有的聯系當地車輛租賃,有的則提前學習基本的汽車維修知識,以備不時之需。面對這些困難,“煙育菏夢”支教隊展現出了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們深知自己肩負的是傳遞知識、改變命運的重任,因此無論遇到多大的挑戰,都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信念和樂觀的態度。正是這份堅持與努力,讓他們在前期準備工作中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關,為后續的支教活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明天“煙育菏夢支教隊”將召開家長會,為后天的支教開展做好準備。
通訊員:王昊凱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