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隊員的教學實踐和家訪工作
發(fā)布時間:2024-08-22
關注: 一鍵復制網址
導語:在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當下,有一些勇敢的身影走進了偏遠的角落,為那里的孩子帶去了知識和希望。西苫山村,這個地處偏遠的地方,迎來了一群滿懷熱情的支教隊員。他們的到來,如同點亮了黑夜中的明燈,給這個小山村的教育帶來了新的生機。
在偏遠的西苫山村,有這樣一群充滿熱情與愛心的人,他們放棄了城市的繁華與舒適,投身到教育資源匱乏的這片土地,成為了支教隊員。他們不僅在課堂上傾盡全力傳授知識,還通過家訪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狀況,為孩子們的成長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一、初到西苫山
煙育菏夢支教隊是這次支教的隊伍,他們滿懷憧憬地來到了西苫山村的學校,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們感到些許驚訝。破舊的教室、簡陋的教學設備以及孩子們那一雙雙充滿渴望的眼睛,深深地觸動了他們的心。
西苫山村的學校規(guī)模不大,學生們的基礎也相對薄弱。但支教隊員們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他們迅速調整心態(tài),投入到緊張的教學準備工作中。
二、教學實踐的探索
張老師負責語文教學,她發(fā)現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于這些基礎薄弱的孩子來說效果不佳。于是,她嘗試采用情景教學法,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的場景,讓孩子們身臨其境地感受文學的魅力。比如在講解古詩詞時,她會帶領孩子們來到校園的小花園,讓他們親自感受“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美景,從而更好地理解詩人的情感。
李老師的數學課則充滿了趣味和挑戰(zhàn)。她引入了小組競賽的模式,激發(fā)孩子們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對于乘法表的背誦異常嚴格,每次課堂上,孩子們都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原本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
徐老師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她每天都會安排一段“英語角”時間,讓孩子們大膽地用英語交流,不再害怕犯錯。她還會通過播放英文歌曲、觀看英語動畫片等方式,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三、家訪的溫暖之旅
除了在課堂上的努力,支教隊員們還十分重視家訪工作。他們深知,要想真正幫助孩子們成長,必須了解他們的家庭環(huán)境和成長背景。在傍晚,支教隊員們踏上了家訪之路。支教隊員與家長們圍坐在一起,真誠而熱切地互相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他們詳細探討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作業(yè)完成的質量以及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和進步。不僅如此,還深入交流孩子的心理健康情況,關心孩子在學校和家庭中的情緒變化、是否存在壓力以及內心的困惑和需求。
同時,支教隊員們也十分在意家長對老師教學的滿意度,虛心傾聽家長們對于教學方法、課程安排的意見和建議。家長們則積極反饋,坦誠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期望。
通過這次全面且深入的家訪,無疑加深了支教隊員與孩子家庭的緊密聯(lián)系。支教隊員們依據家訪中獲取到的豐富信息,能夠更加科學有效地為孩子安排課程。他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學習進度和特點,調整教學內容和方式,為學習困難的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和支持,為學有余力的孩子提供拓展和提升的機會。在關注學業(yè)的同時,也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發(fā)展,從而真正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為他們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展望未來
雖然支教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支教隊員們所帶來的影響卻是無比深遠且持久的。他們懷著滿腔的熱忱,衷心希望通過自己這段時間不懈的努力,能夠在社會上掀起一陣波瀾,引起社會各界對西苫山村教育現狀的廣泛關注。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這里教育資源的匱乏,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以及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迫切需求,從而吸引更多的優(yōu)秀教師投身于此,帶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豐富的教學資源。
他們也不遺余力地鼓勵孩子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憑借自己的努力和知識的力量走出大山。去親身體驗外面那個廣闊而精彩的世界,開闊自己的眼界,增長見識。但更重要的是,將來有足夠的能力再回來建設自己的家鄉(xiāng)。讓這片生養(yǎng)他們的土地變得更加富饒、美麗和充滿希望,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在家鄉(xiāng)接受到優(yōu)質的教育,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通訊員:王昊凱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