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研學之旅:探索與成長的足跡
在這個陽光明媚的夏日,煙育菏夢支教隊開啟了一段充滿意義與收獲的東阿研學之旅。清晨的陽光灑在隊員們充滿期待的臉龐上,早上八點,在崔書記的帶領下,他們整齊有序地登上了前往東阿的大巴車,正式踏上了這次充滿驚喜與發現的旅程。
大巴車平穩地行駛在公路上,車內的氣氛熱烈而歡快。隊員們懷揣著對未知的好奇,熱烈地討論著即將到來的研學經歷。崔書記則向大家簡要介紹了本次研學的行程安排和注意事項,鼓勵大家用心去感受、去學習。
經過一段時間的車程,他們抵達了本次研學的第一站——脫貧攻堅示范村大橋村。這個曾經貧困的村莊,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以及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煥發出了嶄新的生機與活力。
走進大橋村,整潔的街道、錯落有致的房屋以及村民們臉上洋溢的幸福笑容,無不訴說著脫貧攻堅帶來的巨大變化。隊員們在當地村干部的引領下,參觀了村里新建的產業園區、文化廣場和農家書屋。在產業園區,現代化的農業設施讓人眼前一亮,高效的種植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模式為村莊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益。文化廣場上,老人們悠閑地曬著太陽,孩子們歡快地嬉戲玩耍,一幅和諧美好的鄉村生活畫卷展現在大家眼前。農家書屋里,豐富的書籍和舒適的閱讀環境,為村民們提供了豐富精神世界的場所。
隊員們與村民們親切交流,傾聽他們的脫貧故事。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感慨地說:“以前我們過的是苦日子,現在好了,有了政府的幫助,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老人的話語深深觸動了隊員們的心靈,讓他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性和偉大意義。
告別大橋村,支教隊馬不停蹄地前往東阿阿膠制造工廠。一進入工廠,濃郁的阿膠香氣撲鼻而來。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隊員們仿佛穿越時空,走進了東阿阿膠悠久的歷史長河。
據講解員介紹,東阿阿膠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是滋補佳品。從最早的傳統手工制作到如今的現代化生產工藝,東阿阿膠經歷了無數次的變革與創新。在參觀過程中,隊員們親眼目睹了阿膠的制作過程。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各種設備,從原料的篩選、清洗到熬制、晾制,每一道工序都嚴謹細致、一絲不茍。他們看到了優質的驢皮在經過多道復雜的工序后,逐漸變成了色澤黑亮、質地醇厚的阿膠。
隊員們還參觀了工廠的研發中心和質量檢測實驗室。在這里,科研人員們正致力于阿膠產品的創新研發和質量提升。他們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探索阿膠的藥用價值和保健功效,開發出了一系列深受消費者喜愛的新產品。
中午時分,隊員們在阿膠工廠的食堂享用了豐盛的午餐。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肴,讓大家在忙碌的研學中感受到了片刻的輕松與愉悅。
短暫的休息后,下午的行程開始了。支教隊來到了東阿阿膠城,這座充滿歷史韻味的古城仿佛將大家帶回到了古代。城內的建筑風格古樸典雅,街道兩旁的店鋪琳瑯滿目,讓人仿佛置身于明清時期的繁華市井。
隊員們沿著青石鋪就的街道漫步,感受著這座古城的獨特魅力。他們參觀了阿膠博物館,館內陳列著各種珍貴的阿膠文物和歷史資料,生動地展示了阿膠的發展歷程和文化內涵。在博物館里,隊員們還觀看了一場精彩的阿膠文化表演,演員們通過精彩的舞蹈和生動的劇情,展現了阿膠的制作過程和其背后的文化故事,讓大家對阿膠文化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理解。
隨后,隊員們開始攀登藥王山。藥王山雖然不高,但山勢陡峭,攀登起來頗具挑戰性。隊員們相互鼓勵、相互幫助,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攀登。在攀登的過程中,大家欣賞到了美麗的自然風光,山間的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經過一番努力,隊員們終于登上了山頂。站在山頂俯瞰,整個東阿縣城的美景盡收眼底,那一刻,他們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和喜悅之情。
從藥王山下來,支教隊前往了毛驢館。這里是東阿阿膠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了解毛驢養殖和產業發展的重要窗口。在毛驢館里,隊員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毛驢品種,了解了毛驢的養殖技術和經濟價值。毛驢不僅是阿膠的主要原料來源,其驢肉、驢皮等產品也具有很高的市場價值。通過參觀毛驢館,隊員們對東阿阿膠產業的產業鏈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一天的研學之旅即將結束,隊員們帶著滿滿的收獲踏上了歸程。在回程的大巴車上,大家紛紛分享著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一位隊員激動地說:“這次東阿研學之旅讓我深刻感受到了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和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讓我更加堅定了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的決心。”另一位隊員則表示:“通過參觀阿膠工廠和阿膠城,我對傳統工藝和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有了新的思考,我們應該努力讓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崔書記認真傾聽著隊員們的發言,對大家的收獲表示欣慰。他鼓勵隊員們將這次研學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轉化為實際行動,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夕陽的余暉灑在大巴車上,映照著隊員們充滿希望的臉龐。東阿研學之旅雖然短暫,但它在隊員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成為了他們成長道路上一段難忘的經歷。
通訊員:王昊凱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