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播種在西苫山
導語:用愛心澆灌希望,以知識照亮前程
在西苫山村寧靜的校園里,支教隊迎來了他們支教生活的第十天。這一天,如同往常一樣,充滿了知識的傳遞和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清晨的陽光溫柔地灑在校園里,支教隊員們早早地做好了準備,迎接新一天的教學任務。今天的課程安排得豐富而緊湊,首先是數學課。
韓老師早早到達教室,為孩子們的第一節課做好充足的準備。八點整,上課鈴聲準時響起。韓老師開始講解課后作業,他盡量減少自己的參與,旨在讓孩子們自己去思考、去解決問題。對于不會的問題,再耐心為孩子們講解。通過這種方式來加深孩子們對題目的印象。
接下來的課程是語文課。在這個普通話普及程度相對較低的小山村里,王老師深知普通話教學的重要性,于是在課堂上著重糾正孩子們的普通話發音,尤其是聲母、韻母和平仄的發音。
“來,同學們,跟我一起讀,‘b’,‘p’,‘m’,‘f’……”老師聲情并茂,一遍又一遍地示范著正確的發音,孩子們則全神貫注,認真地模仿著。對于一些發音不太準確的孩子,王老師會輕輕地走到他們身邊,耐心地予以糾正,讓他們用手觸摸感受發音的部位,仔細體會發音的方法。
在講解平仄發音時,王老師別出心裁地通過詩詞朗誦的方式,引領孩子們去體會平仄的韻律之美。“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孩子們緊緊跟隨著老師,一同深情地朗誦,在抑揚頓挫之間,感受著古詩獨有的韻味。
經過一輪又一輪反復的練習,孩子們的普通話發音有了顯著而明顯的進步。此刻,他們的聲音清脆而響亮,充滿了自信與朝氣。
下午,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教室里,溫暖而寧靜,這是自習時間。教室里安靜極了,仿佛掉一根針都能聽見聲響。孩子們都伏在課桌上,神情專注,認真地完成著作業。他們時而皺眉思考,時而奮筆疾書,那一張張稚嫩的小臉上寫滿了認真與執著。
支教隊員們則在教室里輕輕地來回走動,目光關切地留意著每一個孩子。每當有孩子面露困惑,舉起小手,支教隊員們便會迅速走到他們身邊,俯身傾聽孩子們的疑問。他們的聲音輕柔而溫和,如同春日里的微風,“別著急,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用耐心的話語給予細致的指導,引導孩子們去思考、去探索,讓孩子們在思考中不斷進步。
自習結束的鈴聲響起,孩子們期待已久的手工課終于來臨。這堂課上,支教老師笑容滿面地走進教室,手里拿著各種各樣的彩紙、鋒利的剪刀和一瓶瓶膠水,仿佛帶著一個裝滿驚喜的百寶箱。
“今天,我們一起來做漂亮的紙飛機和紙鶴好不好?”老師的話音剛落,孩子們就興奮地歡呼起來,那聲音仿佛要沖破教室的屋頂。
老師走到講臺上,先一步一步地示范如何折紙飛機和紙鶴。只見她的手指靈活地翻轉、折疊,動作流暢而優美。孩子們目不轉睛地看著,眼睛里閃爍著好奇和興奮的光芒,小手也不自覺地跟著動起來。
不一會兒,一張張彩紙在孩子們充滿創造力的小手中發生了奇妙的變化,變成了一個個精美的作品。有的紙飛機翅膀寬大,仿佛準備翱翔藍天;有的紙鶴姿態優雅,如同在翩翩起舞。有的孩子還別出心裁地在紙飛機上畫上了自己喜歡的圖案,有五彩的星星、可愛的小動物,讓它變得獨一無二。
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孩子們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那笑容比窗外的陽光還要明媚。他們迫不及待地拿著紙飛機在教室里奔跑著,歡笑聲此起彼伏。紙飛機在空中穿梭,仿佛承載著孩子們的夢想和快樂。有的孩子興奮地向小伙伴展示自己的紙鶴,驕傲地說:“看,我的紙鶴最漂亮!”整個教室里充滿了歡樂的氛圍,歡笑聲回蕩在整個校園,仿佛奏響了一曲最動聽的童年樂章。
在未來的日子里,支教隊將繼續陪伴著孩子們,為他們帶來更多的知識和關愛,讓這片土地上的希望之花綻放得更加絢爛。
第十天的支教生活結束了,但這只是一個新的開始。支教隊員們深知,他們的使命還在繼續,他們將用自己的努力,為孩子們的未來創造更多的可能。
通訊員:王昊凱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