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知識的火箭
7 月 17 日,東阿縣劉集鎮苫山村的陽光格外溫暖,煙育菏夢支教隊的成員們早早來到了校園,準備開啟充滿驚喜與探索的一天。對于這里的孩子們來說,這一天注定是不平凡的。
上午的課程在孩子們的朗朗讀書聲中有序進行,語文、英語和數學的知識如清泉般流淌進他們的心田。然而,大家都在期待著下午那場特別的科學之旅——制作氣火箭。
午后,陽光透過窗戶灑進教室,支教老師微笑著走上講臺,開始為孩子們講解反沖力的知識。“同學們,你們知道火箭為什么能飛上天嗎?這背后的秘密就是反沖力。”老師生動的話語瞬間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他們睜大眼睛,好奇地盯著老師,仿佛要把每一個字都裝進腦海里。
老師繼續深入講解:“反沖力是牛頓第三定律的一種表現形式。當一個物體向一個方向噴出物質或能量時,它會受到一個相反方向的力,從而推動自身向前運動。”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老師列舉了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就像汽車的尾氣排放,噴氣式飛機的飛行,都是反沖力在起作用。”孩子們聽得入神,不時地點點頭,思維的火花在他們的眼中閃耀。
接下來,就是激動人心的動手制作環節。老師為孩子們發放了實驗器材,有塑料瓶、卡紙、剪刀、膠水等。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打開材料包,開始按照老師的指導動手制作氣火箭。
“先把卡紙剪成合適的形狀,然后用膠水粘貼在瓶子上。”老師在教室里來回走動,耐心地指導著每一個小組。孩子們相互合作,有的負責剪裁,有的負責粘貼,小小的教室里充滿了忙碌而又快樂的氛圍。
小明和小紅一組,他們小心翼翼地測量著卡紙的尺寸,生怕出現一點差錯。“哎呀,我們好像剪歪了!”小紅著急地叫了起來。“沒關系,我們重新再來。”小明安慰著她。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終于完成了氣火箭的初步制作。
而另一邊,小剛和小強則在為如何讓火箭更美觀而爭論不休。“我覺得應該畫一個火箭的圖案,這樣更酷!”小剛說道。“不行,還是貼上彩色的紙條更好看。”小強堅持自己的想法。最后,他們決定兩種方法都試試。
經過一番努力,一個個獨具特色的氣火箭在孩子們的手中誕生了。有的火箭裝飾著五彩斑斕的圖案,有的火箭有著尖尖的頭,仿佛隨時準備沖向天空。
“孩子們,我們一起去戶外,讓我們的氣火箭飛起來吧!”老師的聲音充滿了期待。孩子們歡呼雀躍,拿著自己的作品,跟著老師來到了學校的操場。
雨絲開始飄落,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孩子們的熱情。“三、二、一,發射!”老師一聲令下,孩子們紛紛按下氣火箭的開關。一枚枚氣火箭騰空而起,在雨中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
“哇,我的火箭飛得好高!”“看,我的火箭最漂亮!”孩子們興奮地叫著,跳著。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那是對自己努力的最好回報。
小雨滴打在臉上,涼涼的,但孩子們的心卻是火熱的。他們看著自己制作的氣火箭在天空中飛翔,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夢想也在隨之翱翔。
“孩子們,通過這次制作氣火箭,你們學到了什么?”老師問道。
“我知道了反沖力的作用!”“我學會了團隊合作!”“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孩子們紛紛回答著。
在這一天,氣火箭不僅帶著孩子們的夢想飛上了天空,也讓他們在實踐中收獲了知識和快樂,更讓他們懂得了科學的魅力和探索的樂趣。
煙育菏夢支教隊的這次科學課程,就像一顆種子,種在了孩子們的心中。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這顆種子會發芽、開花,結出豐碩的果實,讓這些孩子們在科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當夜幕降臨,孩子們帶著滿滿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憧憬回家。而支教隊的老師們,雖然身體疲憊,但心中充滿了欣慰和滿足。他們知道,這一天的付出是值得的,因為他們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科學世界的大門。
通訊員 何繼濤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