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線并行,愛灑苫山
7 月 18 日,來自煙臺大學的支教團隊在山東省聊城市苫山村展開了支教活動的第七天。清晨,陽光透過淡淡的云層,溫柔地灑在苫山村。微風輕拂,帶來田野里農作物的清香,村邊的小河潺潺流淌,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支教隊員們在簡單收拾后,兵分兩路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一部分隊員懷著滿滿的熱情走進教室,迎接孩子們那一雙雙充滿期待的眼睛。孩子們少有請假,都按時來到了教室,準備汲取知識的養分。
教室里,各年級的語數英老師各司其職。語文老師用優美的語言講述著生動的故事,引領孩子們走進文學的世界。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孩子們專注的臉龐上,映出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數學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一道道精心設計的題目,耐心地引導孩子們思考解題的思路。粉筆與黑板的摩擦聲,仿佛是知識的樂章,在教室里奏響。英語老師則以標準的發音和有趣的互動,激發著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那清脆的朗讀聲,如同清晨的鳥鳴,充滿了活力和希望。
孟隊長親自為二三年級孩子們講授安全教育課,講述了遇到危險時如何急救自救保護自己,在他人遇到危險時應當如何做,為孩子們的自身安全,打了一針強心劑。
與此同時,另一組支教隊員來到了周邊的村子,開啟了數字反哺之旅。這些村子寧靜而古樸,土坯房和石板路見證著歲月的變遷。在這個數字化快速發展的時代,老人們在面對智能手機時常常感到困惑和無助。隊員們的到來,就像一場及時雨,為他們帶來了希望。
隊員們耐心地為老人們講解智能手機的基本操作,從如何撥打電話、發送短信,到如何使用微信與家人視頻聊天,再到如何拍照、瀏覽新聞等。他們手把手地教,一遍又一遍地重復,直到老人們能夠熟練操作。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奶奶在隊員的幫助下,終于學會了用微信和遠在外地的孫子視頻通話。當看到孫子的笑臉出現在屏幕上時,老奶奶激動得熱淚盈眶,拉著隊員的手不停地感謝。那飽經風霜的臉上綻放出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盛開的花朵,燦爛而溫暖。
中午時分,太陽高懸,天空湛藍如洗。各村書記給支教隊員簡單開了個小會議。會議在一棵古老的大樹下舉行,樹蔭為大家帶來了一絲清涼。書記們認真傾聽了支教隊員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需求,一起探討解決方案。他們對支教隊員們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表示會全力支持后續的工作。書記們的話語,如同夏日里的清風,給隊員們帶來了鼓勵和力量。
下午,教室里的教學繼續進行。老師們更加投入,孩子們也更加專注。陽光逐漸變得柔和,透過窗戶灑在課桌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而數字反哺活動現場,隊員們依然熱情不減,為老人們解答著一個又一個的問題。
一天的辛勤勞作后,夕陽西下,天邊泛起絢麗的晚霞。孩子們在支教隊員的護送下,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笑聲和歌聲在空氣中回蕩,驚起了一群歸巢的鳥兒。數字反哺的隊員們也拖著疲憊的身體,帶著滿滿的成就感回到了宿舍休息。
這一天里,有一個叫小宇的孩子,在數學課堂上一直眉頭緊鎖,為一道難題苦苦思索。數學老師注意到了他的困惑,走到他身邊,輕聲地為他講解。在老師的啟發下,小宇終于解開了難題,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那一瞬間,他眼中閃爍的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在數字反哺活動中,有一位老爺爺對智能手機的拍照功能特別感興趣。隊員們不僅教會了他如何拍照,還教他如何使用各種濾鏡和美顏功能。老爺爺開心地說:“以后我也能自己拍好看的照片啦!”他那滿是皺紋的臉上洋溢著孩子般的興奮,讓人感到無比欣慰。
支教隊員們用自己的行動,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知識的種子,在老人們的生活中注入了科技的力量。他們的付出,讓這個夏天變得格外有意義。
通訊員 姚珊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