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覽吾“遺”——躬身力行揮就點丹成金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重抓鄉村振興四大關鍵環節的戰略,安徽農業大學“豆富起來”團隊赴安徽省淮南市壽縣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走訪特色企業,放大文化光彩
安徽豆制品生產有限公司是當地第一家規模化生產豆腐及創新豆腐深加工產品的龍頭企業。在公司的豆腐文化館中,負責人詳細的為團隊成員們介紹了豆腐文化的起源、發展和傳承,以及其一直堅持的“保護豆腐遺產,傳承豆腐技藝,弘揚豆腐文化”的初心信念,從大豆種植到豆制品加工銷售再到豆腐文化旅游的一體化產業鏈發展成績和戰略規劃。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在著手創建的活動項目主要有非遺館、購物場所、農家樂、民宿等,在文化方面增加了體驗這一項,主要服務于學生研學、旅游參觀等,讓游客們能夠親手體驗到豆腐制作的過程和技藝的精妙,提高咱們豆腐非遺文化的知名度和喜愛度!”
師承匠人技藝,傳承非遺明珠
來到壽縣八公山的中國豆腐村——大泉村,成員們前去拜訪了豆腐技藝傳承人徐德友。徐師傅同時也是一名退伍軍人老黨員,他表示,自己家中祖輩就是做豆腐的,因此自己退伍之后也重新拾起了這技藝,“不能忘了老本行啊”,徐師傅邊將黃豆放入磨器邊笑著說。土灶臺、老鐵鍋,徐師傅堅持采用傳統的鹵水點制正宗技法,注重每個環節的細致處理。通過不斷學習和探索,將匠心的精神注入到豆腐的制作過程中。他說:“多虧了共產黨啊,我們現在的條件也越來越好了,以前只能用手推磨豆腐,現在有了電磨,我們的制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了,這產量一高、銷量一高,大家有信心了,也就更愿意繼續做豆腐了。”
十八而志,大任始承。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回信的時候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應該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鮮明的點出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中要充分發揮青年的生力軍作用。本次社會實踐讓團隊成員們深刻的體會到實踐的作用,時常深入到鄉村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知物由學,學而用之,才能真正發揮所長,為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民眾的美好生活貢獻青春力量。
作者:郝雨同,鄭琴,楊森林 來源:安徽農業大學團委
- 助力黃龍觀,聚焦新農村
- 2023年7月15日,華中農業大學信息學院赴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馬橋鎮黃龍觀村暑期社會實踐團以“助力黃龍觀,聚焦新農村”為主題,來到黃
- 09-12
- 臧軍貽:第一書記,踏實為民
- 為追尋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高密紅色文化實踐隊成員于8月24日采訪了退伍老兵,現高密市苑上村第一書記臧軍貽
- 09-12
- 王善廷:英雄未老,精神永盛
- 在建軍節來臨之際,為追尋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傳承高密紅色基因實踐團成員有幸尋訪到參加過抗美援朝戰役的老
- 09-12
- 傳承紅色回憶,尋訪老兵故事
- 老兵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盡管硝煙已經散去,但這些老兵應該被歷史銘記。為了傳承紅色回憶,尋訪老兵故事,實踐隊員來到了抗美援
-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