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薪火相傳-美育沁潤童心”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文化瑰寶,指尖上的藝術品-新疆手工地毯”
為親身學習感受民族瑰寶,進一步傳承弘揚非遺文化,展現傳統手工藝文化魅力,深入了解新疆手工地毯的悠久歷史及制作技藝,學習和傳播新疆手工地毯背后的故事,“非遺薪火相傳-美育沁潤童心”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在7月10日出發前往古城喀什的手工地毯織造作坊了解新疆手工地毯的非遺文化。
新疆地毯素以歷史悠久、圖案花式優美、技藝高超而馳名于世。自古以來新疆地毯因獨具一格的特色、充滿人文情懷的樣式深受人們喜愛,是新疆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新疆地毯是新疆少數民族尤其是維吾爾族人民的一種傳統文化象征,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和精巧工藝水平。2008年維吾爾族地毯織造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手工藝人在地毯上秀出了代表祖國大美河山的自然景物,用一針一線織出對家鄉的驕傲,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對祖國的熱愛。
團隊成員觀察經過手工藝師傅精心紡織的地毯發現手工地毯從色澤亮度,到地毯的柔順手感,精美的圖案花紋無不凸顯著新疆手工地毯的獨特魅力。了解團隊的來意后,傳承人十分驕傲的講述著新疆手工地毯的歷史和地毯上各類花紋的寓意故事及織造手法技藝。實踐團成員也都興致勃勃,一邊聆聽手工地毯的故事,一邊被傳承人的演示的織造技巧折服。
團隊隨著調研項目的進行探訪了許多少數民族人家、手工地毯小作坊等等地方,團隊成員了解到手工地毯的誕生需經歷十幾種工序,在此期間任何一道工序的出差都將導致手工地毯難以成為一個合格的工藝品,手工地毯對工人手法技藝的要求極高。新疆手工地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具有獨特的傳統織造技藝,新疆手工地毯將繪畫、編織、刺繡等織造藝術融會在一起,有著悠久的文化底蘊和濃郁的地域特色。團隊了解到手工地毯所織造用的原材料用的是上好的羊毛、各種純天然的傳統染料 ,因此手工織造出的地毯觸感、色澤、亮度都是極好。地毯上所繪的花紋圖案也有其獨特的文化蘊含,工匠師傅會根據地毯的用途選擇不同的花紋,一般家用地毯上的圖案為月亮花紋、拱門紋、波斯紋等花紋,帶有以上花紋的地毯給人端莊文雅的感受;觀賞用的地毯上會繪制出石榴花等新疆人民喜愛的花草植物圖案,也會繪制一些極具新疆特色的畫面,如:駿馬奔騰、天山風景,歌舞場景等。團隊成員在與工匠師傅的對話中被新疆手工地毯的魅力所折服,被其背后新疆地區人民的文化所吸引,在工匠師傅身上看見了文化自信、文化驕傲,觀察手工地毯了解歷史。
作者:麥吾蘭 來源:麥吾蘭
- 非遺薪火相傳,美育沁潤童心
- 植物拓染是一種古老的繪畫技藝,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利用大自然中的花、草、莖葉等進行的植物敲拓染。在國家對傳統手工藝保護政策
- 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