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楊學子三下鄉:非遺薪火相傳——美育沁潤童心
塔里木大學“非遺薪火相傳--美育沁潤童心”三下鄉實踐團隊于7月6日前往喀什開展為期兩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調研活動及面向青少年群體傳播非遺文化,在此次調研中有許多感悟與收獲。
在這段時間里,我有幸接觸到新疆的珍貴的文化遺產讓我對新疆的多元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首先,我想談談艾德萊斯絲綢。艾德萊斯絲綢作為新疆的一種傳統手工藝品,憑借其獨特的質感和精湛的工藝技巧而聞名于世。在我親自參觀了絲綢制作工坊后,我才真正領略到了制作艾德萊斯絲綢的繁復過程。從蠶繭的養殖、絲線的提取,到織錦和縫制,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工匠們的細心和耐心。通過這個實踐活動,我明白了艾德萊斯絲綢背后蘊含的文化與智慧,以及對于傳統工藝的傳承和保護的重要性。
其次,維吾爾族民族樂器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次民族音樂表演中,我聽到了維吾爾族獨特的民族樂器演奏,如胡琴、塔木爾、嗩吶等。這些樂器不僅有著悠揚的音色,更承載著維吾爾族人民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我還有幸參與了一次樂器制作的實踐活動,親手制作了一個簡單的樂器,并學習了一些基本的演奏技巧。這個經歷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維吾爾族音樂的獨特之處,同時也感受到了傳統音樂對于民族認同和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深刻認識到了非遺傳承與弘揚對于一個地區的文化發展的重要性。非遺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的代表,不僅僅是過去的記憶,更是對于歷史和文化的傳承。在全球化的今天,保護和傳承非遺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挑戰。而新疆作為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非遺的傳承更顯得尤為重要。
在這次實踐中,我看到了許多年輕人積極參與到非遺傳承與弘揚的活動中。他們通過組織展覽、舉辦演出等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非遺文化。同時,政府也加大了對非遺保護的力度,通過設立專門的基金和機構來支持非遺的傳承工作。這些積極的舉措給我帶來了希望,讓我相信非遺文化在新疆會有更好的發展。
除此之外,我還結識了一些非遺傳承人和藝術家。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華為非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創意。他們不僅致力于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更在其中融入了現代元素,使得非遺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和魅力。與他們的交流讓我深受啟發,我認識到非遺傳承不僅僅是簡單地保護傳統,更需要與時俱進,與現代社會相結合,才能更好地傳承和弘揚。
總結而言,參與新疆非遺傳承與弘揚的三下鄉實踐活動讓我收獲頗豐。通過親身體驗和深入了解,我對艾德萊斯絲綢和維吾爾族民族樂器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更加明白了非遺傳承與弘揚對于地方文化的重要性。我相信,在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新疆的非遺文化一定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同時,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關注和支持非遺傳承工作,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綻放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文:胡永信)
作者:胡永信 來源:塔里木大學 胡永信
- 非遺薪火相傳,美育沁潤童心
- 植物拓染是一種古老的繪畫技藝,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利用大自然中的花、草、莖葉等進行的植物敲拓染。在國家對傳統手工藝保護政策
- 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