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學“明法以德,尚法以恒”實踐團在天津開展暑期普法宣傳實踐活動
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圍繞“以憲法為核心的新時代中國特色法律體系”,為進一步普及法治相關知識,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培育全社會法治信仰,使人們由衷地信仰法治,天津科技大學“明法以德,尚法以恒”實踐團一行6人,滿懷“普及法律知識,加深廣大群眾的法律理念”的赤誠之心,于7月7號至8月初走進天津法治公園學習法治知識,了解憲法、食品法等一系列法律的相關內容,并在天津濱海新區孤獨癥兒童康復中心、延安里社區及濱海附近鄉村等地開展了一系列的法治宣傳。
實踐團成員從法律的重要性以及普遍性、人民身邊的法律法治、生活中的一些違法行為及如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等多個視角切入進行線下宣傳;同時建立法治公眾號,按時發布相關法治推文,并努力通過多次宣傳,加速該地法治宣傳機制的建立,形成長期有效的法治宣傳機制。
一方水城熱土,滿城法治和風。實踐團追隨習近平總書記法治思想的印跡,走進天津法治公園等地,通過參觀學習、沉浸體驗、調研走訪等多元化方式感悟黨對法律體系的完善歷程,追溯永不褪色的法律記憶;走進紅葛沽體育公園,認真學習調研民法典長廊、法律常識等板塊;深入研究《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感受依法治國的精神內涵,參觀由法治涼亭和法治之窗構成的法律陣地,感悟法律精神,感受到法律的威嚴,自覺接受法律洗禮。實踐團在參觀研學后進一步了解了法律完善發展過程,更加深刻認識到依法治國是歷史留給黨和人民的寶貴財富。秉持著為建設法治國家獻力量的理念,實踐團師生共同助力法治宣傳,通過宣講、發布調查問卷、法律海報、組建普法公眾號發布相關法治推文等方式進一步宣傳法治知識,動員更多群眾深刻領會法治精神,積極投身建設法治社會事業。
學法明心智,守法正言行。實踐團首先深入走訪祥羽孤獨癥康復中心,與孤獨癥兒童們共同學習黨二十大報告,了解法治的重要性,普及食品安全法以及各類法律相關知識。實踐團成員從法治的重要意義、食品安全在身邊等多角度展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暢談所思所想;開展宣講交流,通過PPT以及講故事等多樣形式讓孩子們體會到法律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維護自身權益。實踐團青年與康復中心工作人員共同助力孤獨癥兒童法律意識的提高,通過多次宣傳活動,積極構建孩童的法治意識網絡,為依法治國、建設新時代法治中國貢獻青春力量。
家有法則寧,國有法則安。實踐團在走訪過祥羽孤獨癥康復中心后,來到了附近的杭州道延安里社區,來到社區居民的身邊展開宣傳,通過分發“食品安全在身邊”“身邊的民法”等相關專項法治調研問卷初步了解到社區各年齡段對于法治的了解程度;通過發放與居民生活相關的法治宣傳傳單、組織法律宣傳會等方式積極傳播法治理念,與居民一起加深對法律的理解;通過與當地居委會的法治交流,努力積極通過多次線上線下宣傳,促進當地的法治宣傳體制的建立深化,帶動更多社區居民法治思想的發展。同時實踐團深入天津濱海一些鄉村展開宣傳,在鄉間地頭面向當地人民積極交流,宣傳法治知識;同時積極走入各個家庭,真正地將法治知識帶到人民身邊,帶到家庭中。在暑期返鄉后,實踐團成員積極耕耘公眾號內容,發布了多篇法治相關推文,并積極地前往自己家鄉的鄉村、社區以及養老院等地宣傳,用自己的努力推動法治的進一步宣傳。
明法以德,尚法以恒。時代大潮中,法治中國的宏偉藍圖已經磅礴展開;神州大地上,全面依法治國的嶄新畫卷正在激情繪就。在時代的趨勢下,實踐團追隨心中的理想,通過潤物無聲的宣傳讓一個個崇尚法律法治的種子種在了群眾的心尖,將法治從兩個大字真正帶到了人民身邊,真正做到了“組建一支實踐團,上好一堂紅色課,開展一次交流營,形成一件好作品”,用實際行動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作者:王禾雨 張亞楠 來源:天津科技大學“明法以德,尚法以恒”實踐團
- 探尋綠色產業 體悟鄉村振興
- 江蘇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與理同行”理論普及實踐團走進徐州市銅山區大彭鎮,參觀當地代表性企業。
- 09-06
- 理響青年說,紅色永傳承
- 江蘇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與理同行”理論普及宣講團走進徐州市銅山區大彭鎮,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積極用“青言青語”
- 09-06
- 俯接地氣仰看齊,鄉村振興有記憶
- 2023年7月14日,華南農業大學“永根班” 暑期“三下鄉”知行合一實踐隊前往貴州遵義多個鄉村開展為期7天的紅色文化學習、實地走訪調研
-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