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孤寡老人、留守兒童作為弱勢群體,關系到千家萬戶,關愛他們更是全社會共同心愿、責任與義務。為助力孩子開心成長,老人舒心長壽,“綠動平湖,技行高峽”社會實踐服務隊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走訪慰問孤寡老人,暖心看望留守兒童。

在走訪慰問中,志愿隊員們對兩位老人的印象極深。一位是79歲的李奶奶家中,志愿者與李奶奶親切的聊天拉家常,詢問其家庭狀況、日常生活情況和大周鎮環境變化情況,隨后,志愿者們向李奶奶送上了米、油、牛奶等生活物品,希望李奶奶能夠健康生活,向他們表達社會對老人的關心與愛護。

另一位是張爺爺,“干凈的地板,整潔的床,一塵不染的灶臺”是張爺爺的居住環境。與張爺爺交流中,志愿者們了解到張爺爺長期獨住,無人為伴,但張爺爺仍然積極樂觀。

志愿者們也從李奶奶,張爺爺那里了解到,他們對大周鎮現目前的環境改變非常滿意,表示村里街道的衛生每天都有固定打掃,環境變化大,社會福利好,生態環境棒。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每到一個留守兒童家庭,家中的“頂梁柱”均外出務工,家中孩子都由其爺爺奶奶代為照料,因缺乏父母的陪伴,孩子們對志愿者們的到來感到內斂害羞。志愿者們將學習用品送到留守兒童的手中并詳細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勉勵孩子們要好好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長大后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志愿者們還與留守兒童監護人進行親切交談,耐心詢問他們的實際困難和需求,給予他們愛與關懷。

行如微塵,大愛無疆,但求奉獻,不求流芳。參加走訪的志愿者們紛紛表示通過走訪慰問不僅給孤寡老人、留守兒童這一社會特殊群體送去物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給予他們精神上的關心和鼓勵,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大家庭的溫暖和關愛,讓他們能夠更加自信從容地面對生活。

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同時為進一步推動社會形成“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良好風尚,共筑和諧美麗社會,匯聚了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