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護生態系統穩定性和保持環境平衡方面,海洋環境扮演著生態保護者的角色;而為保障海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建立陸海兼顧的文化理念以及開展對河流與大海的協調治理工作至關重要。推動實現生態文明的構建正是當前需要持續努力的方向之一。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煙臺大學海洋學院“黃河入海 環保入心”科考實踐隊走進長島,開展2023年暑期“美麗中國 青春行動”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由2022級輔導員、實踐隊指導老師王鴻睿帶領6名學生開展實踐。
實踐地點介紹
長島,位于中國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長島縣,又稱廟島群島,是山東省唯一的海島縣,由32個島嶼和60多個礁石組成。長島以豐厚的海洋資源和蓬勃發展的養殖及捕魚業而著稱。因其得天獨厚的位置優勢,在戰略和軍用方面也具備巨大的價值與重要性。
實踐內容
綠色發展科考調研
實踐隊員與村委會會計冷述炳、劉政紅共同探討了黃河與長島的歷史淵源與文化背景,并探究了過去黃河對長島的影響。實踐隊員針對扇貝養殖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其中包括所養種類的種類和飼養方法,并尋求環保型養殖手段以達到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局面。
交流中,實踐隊員了解到長島產業的發展歷程。漁民從僅靠捕魚和采收海帶等簡單的原始養殖業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漁業漸漸發展成了現代化的海洋牧場的經營方式,實現了對海洋生態的修復與保護,也為美麗的漁村和周邊的島嶼帶來了更多的生機和發展機遇。

村民提道:“對于此島上的養殖業而言,黃河的污染物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在諸多努力推行解決的情況下,情況依舊不容樂觀,因為只解決了表面的問題而沒有根本性的改變。要想推動島嶼養殖業達到更高層次的發展,還需要專注于解決問題的根源——黃河流域的保護與整治。
生態環保科普
首先,實踐隊員一一走訪當地村民,通過發放宣傳單,與居民展開熱烈討論,探討海洋災害防御問題。強烈的風暴漲潮會給海岸帶來巨大危險: 它可能導致船只與海灘相撞而受損甚至沉沒;使得沙灘和沿海的水產養殖場遭受破壞;而漫上岸來也會造成財產上的損害并污染了淡水的清潔水源。實踐隊員提醒村民要密切關注有關部門的警示信息,在風暴潮侵襲期間避免在海灘逗留以免遇險,確保船只能夠適時的返回港口或停泊避風,并暫停搭乘渡輪、海岸游艇等水上交通活動。

實踐隊員還與當地村村民探討了海洋環境中的巨大威脅——溢油。在石油開發、加工、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原油或成品油泄漏入海,不僅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更破壞了海洋生態系統,它形成的油膜致使海水缺氧導致生物死亡,并最終危害人類健康。為了應對海洋溢油事件,實踐隊員鼓勵廣大村民注意并快速聯系相關的溢油緊急服務熱線,切勿食用和出售來自污染海域的海鮮。
其次,實踐隊員與村民的探討涉及到了有關海草床的信息、所遭遇的困境和探討解決相關問題的方法。在全球范圍內,海草床扮演著一個極其關鍵的碳寶庫角色,它的強大吸附及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對于維護海洋環境而言至關重要且必要。實踐隊員向村民普及海草床對當地環境的關鍵作用及其遭到的損害的隱患和影響,從而提升村民保護海洋環境的認識與行動力,特別是制止隨意丟棄廢棄物或進行危險海上作業的行為。

同時,實踐隊員也將江豚保護的理念傳遞給村民,以此展開研究黃河和長島之間的關聯性。黃河流入口和渤海灣都可見長江豚的蹤跡,而近年來常有關于長江豚擱淺死亡的事件報道,但經調研發現當地的民眾對如何處理這些誤觸礁石的長江豚的救助方法所知不多。實踐隊員為此對于江豚的分類、分布、遭遇、種群現狀、救護步驟等方面對村民展開科普。

本次活動得到了UNDP(聯合國開發計劃署,ID:00138351)項目支持。實踐隊員通過綠色發展科考調研、生態環?破栈顒樱瑢嵺`隊員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黃河環境保護的急切需求并深感貫徹生態系統思想的必然性及價值。把綜合的系統思考方式與促進陸地及海洋資源的協調治理作為共同目標。美麗中國,青春行動! 接下來,“黃河入海 環保入心”科考實踐隊將深入探究沿黃河水系地區的自然生態問題,促進環保理念深植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