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我們在路上
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為深入學習貫徹 “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增強青年對于鄉村振興工作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鍛煉青年學生的實踐能力,為農村的改革與謀求發展提供好的建議,浙江農林大學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以臨安太湖源鎮東坑村為落腳點,進行考察調研。
本團隊通過深入的實地調研,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問卷調查以及與當地負責人、村民訪談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東坑村現存的發展問題和可利用的獨特優勢。
東坑村是被譽為中國有機茶第一村, 素有“東坑茶 西坑水”的美譽。東坑茶還被茶圣陸羽編寫進了《茶經》“臨安、於潛二縣生天目者,與舒州同。其最佳者,邑中各山皆產,茶出米塢者亦清香。”在實地考察中,我們看到了涓涓溪水匯聚流淌,盤山路在山與水之間延伸,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在那里,我們也了解并體驗了東坑茶的制作過程。
通過深入交流我們了解到村里60%的收入是來自茶葉,在15年前東坑村就成立了有機茶合作社,開展了產業化合作模式。近年來,茶葉銷售在黨委政府的支持與幫助下逐年提高。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東坑茶的知名度遠不及安吉白茶、余杭徑山茶這般響亮,這也正是東坑茶銷路的痛點。
團隊在深入了解之后,認為要發揮東坑村的茶文化優勢,幫助建立東坑茶產業,建立特色茶品牌,對此進行有效宣傳與推廣,并把茶產業同其他的農事體驗、觀光旅游等這種新產業新業態相結合,走融合發展之路。在創作上推出公共文化產品。發揮大學生的創作優勢,組建團體,深入調查,借助網絡媒體,創作反映地區發展的文化作品,定期同該地區相關人員進行溝通,通過故事、案例以及短視頻等形式,進行網絡推廣與宣傳。我們將為東坑茶品牌進行形象IP設計,深挖背后的品牌故事,設計制作產品文創,用文化帶動經濟發展。發揮大學生的力量打響茶葉品牌,助力村民增收。
發揮大學藝術專業或大學文藝社團優勢,以該地區制茶為題材,以地方特色為載體,進行歌曲、手繪視頻與舞蹈等藝術創作,在抖音、小紅書、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對該東坑茶進行宣傳,提高東坑村東坑茶的知名度,帶動旅游業發展。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希望在青年。增加年輕人對于農村與“新農人”的興趣與關注度,逐步地轉變對于鄉村生活、農業生產的認識與觀念,才能真的為鄉村振興尋出路、謀發展”。
作者:鄔欣怡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赴滁州市全椒縣綠色興農實踐
- 推動綠色興農,開展化肥農藥對土壤污染調查是保護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大量的化肥農藥的使用直接影響地土壤質量。如農田土
-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