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護新生,‘醫’路同行”實踐隊以出生缺陷預防知識為主題奔赴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展了一場科普活動。
出生缺陷,也叫先天異常、先天畸形,是指嬰兒出生前發生的身體結構、功能或代謝異常。據悉,出生缺陷可由染色體畸變、基因突變等遺傳因素或環境因素引起,也可由這兩種因素交互作用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體異常、遺傳代謝性疾病、功能異常,如盲、聾和智力障礙等。
實踐隊隊員將科普活動分為一對多宣講和一對一答疑兩個部分。

【圖片1,成員合照,舒皓天攝】
科普宣講傳播預防知識首先是專業醫師和團隊隊長分別準備的簡短宣講。面對產科門診門口等待的孕媽媽,醫師從專業角度向大家著重介紹了出生缺陷的防治措施。首先她向大家介紹了一級預防的具體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婚前醫學檢查、孕前保健、遺傳咨詢、計劃生育、最佳生育年齡選擇、增補葉酸、孕早期保等各方面相關知識。在全面推進一級預防的同時,也要不斷加強二級預防。二級預防是指在孕期通過早發現、早診斷和早采取措施, 以減少嚴重出生缺陷兒的出生。醫師向大家逐個介紹了圍產保健、產前篩查、產前診斷等能夠在孕期發現胎兒是否存在缺陷的相關技術,并提出了對嚴重出生缺陷兒終止繼續妊娠的建議。即便如此,二級預防仍不能保證所有出生缺陷患兒在出生前被診斷發現,因此便有了三級預防。據介紹,三級預防是針對患兒出生后進行的及時、有效的診斷、治療和康復,以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防止病殘,減少疾病負擔。

【圖片2,隊長進行常識性科普宣講,舒皓天攝】
緊接著,是隊長更偏向于常識性普及的宣講。她向大家介紹了目前國家提供的免費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比如遺傳代謝性疾病、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等疾病項目的檢查;同時她也科普了常見的新生兒遺傳性耳聾基因串聯質譜分析技術篩查多種遺傳代謝病等自費篩查項目,并向大家認真介紹了新生兒篩查使患兒在未出現不可逆轉損害前得到早期診治的重要性。
細心答疑提供真誠幫助
【圖片3,成員分發傳單,舒皓天攝】

【圖片4,成員與孕媽媽進行溝通,舒皓天攝】
宣講結束后,團隊其他成員上前在聽眾中分發團隊自制的“出生缺陷預防科普”宣傳單,上面細致介紹了有關于預防出生缺陷的相關知識,同時隊員們細致地為每一個家庭介紹了團隊組織創建的相關知識科普公眾號,并且細心解答聽眾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我基本上大部分的工作都需要在電腦面前完成,有時候一天工作超過8個小時,可是又擔心電腦輻射會對寶寶造成影響,我應該需要做些什么檢查呢?”一位孕媽媽憂心地問道。隊員先溫柔安撫孕媽媽的情緒,然后回答她:“其實根據目前的一些研究報道,事實上電腦的輻射量很小,對于孕婦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無論是現存的國內還是國外的資料,都沒有足夠依據可以證實使用電腦會對寶寶造成不良影響。而且現在我們所使用的電腦,大多是液晶屏幕電腦,其造成的輻射量是極小甚至微不足道的,甚至可能遠遠小于我們接通手機時的信號輻射。所以沒關系的不用太擔心。”得到滿意回復后的孕媽媽眉眼舒展了不少,連連向隊員道謝并稱贊此次活動內容豐富且具有實際效用。
一天的活動很快落下帷幕,團隊收獲了每一個得到幫助的家庭的真誠感謝。為了能夠更好的為孕媽媽們提供后續幫助,“‘衛’護新生,‘醫’路同行”實踐隊準備了線上調查問卷并積極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收集更多孕媽媽的相關問題并作出相應的線上回答。同時團隊也表示會繼續公眾號的在線孕期科普內容的發布,為更多孕媽媽提供相關知識。

【圖片5,成員與醫師在產科門診合照,舒皓天攝】
據報道,婦女兒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也是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重要支撐。因此,普及優生健康知識和技能,提升公眾健康素養是防治出生缺陷最根本、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在短暫的活動過程中,為他人提供真切幫助的美好體驗深入每一位隊員的內心。隊員們表示,希望在團隊活動的促進下,更多的備孕女性和孕媽媽能夠了解并熟知出生缺陷的相關知識,警惕出生缺陷,為寶寶打造一個無“陷”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