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實現非遺傳承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將青春之行投身于社會實踐,長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點亮陶塑之魂,助力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隊于7月18日繼續在陜西渭南市富平縣陶藝村開展調研活動。
實踐隊員于陶藝村合影
為了更好地了解陶藝村的發展及存在問題,實踐隊員們對當地村民和游客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整理調查結果,實踐隊員們不僅感受到了大多數人對陶藝的濃厚興趣,也發現了陶藝村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其中亟需解決的便是宣傳推廣問題。

實踐隊員對當地村民進行采訪 實踐隊員引導游客填寫調查問卷為推動陶藝村的進一步發展,擴大陶藝產品知名度,傳承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實踐隊通過線上直播、線下宣講、制作海報等形式對陶藝村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陶瓷技藝進行了一系列宣講。在直播過程中實踐隊員不僅為觀眾們介紹了陶藝村和堯頭窯兩大特色景點,也使觀眾們進一步了解、感受到了陶藝作品各自的特點。
直播最后,實踐隊員們還邀請觀眾們跟隨鏡頭一起云游了陶藝村,帶觀眾參觀了陶藝生活館、陶藝博物館、陶藝制作工坊等,使大家直觀地感受到了陶藝的制作過程,直播現場也有觀眾對陶藝制作產生了興趣,由此可見直播宣講起到了一定的宣傳推廣作用。這便為陶藝培養了一批潛在的愛好者,也為發展傳承人奠定了一定基礎。

實踐隊員直播宣講通過此次實踐活動,實踐隊員們對非遺文化的傳承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線下+線上”的模式既幫助隊員們在社會實踐中鍛煉了專業技能,也讓更多人了解到了陶藝,認識到了非遺文化在當今社會的現狀,扎實了國人心中的文化之根,也帶動了大家想要來陶藝之鄉旅游的熱情。實踐活動是短暫的,但非遺傳承之路道阻且長,只有保護好、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