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7日,青島農業大學春蕾之翼蒲公英赴菏澤支教調研團來到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沙土鎮,近距離接觸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用筆尖記錄他們的紅色故事,用鏡頭記錄下真實的歷史。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有一位機槍戰士作戰突出,榮立三等功,他就是對越自衛反擊戰英雄穆春喜。
崢嶸歲月,何懼風流
44年前,面對越南挑釁,為保護國家領土與主權完整,中國打響對越自衛反擊戰。隨著戰爭愈演愈烈,穆春喜應征加入自衛反擊戰的隊伍中,在參加了一個月短暫的軍事訓練之后,所在的連隊就匆匆開拔奔赴邊界前線。“我是北方人,突然環境的改變使我很難適應,同時心里會有些許的猶豫,但是當看到戰友英勇殺敵不惜犧牲自己,我的內心大為觸動,當時的腦海里只有一個想法就是‘不畏艱難,上場殺敵’。”穆春喜這樣說道。
中越戰爭兩山輪戰期間,剛剛執行完任務回到貓耳洞的穆春喜會與戰友一起休息暢談未來。“我們兩人都已經負傷,看似談笑風生誰能知道我們心理承受的壓力,但我們依舊積極面對,相信我們的國家、我們黨的領導,相信我們一定會勝利”,穆春喜幾度哽咽道。正是他們無懼生死,奮勇殺敵才為我們換來了可貴的和平。
為了鼓舞士氣,激勵可歌可泣的戰斗英雄。社會各界紛紛組成藝術團、慰問團,許多藝術家到前線慰問演出,向前線戰士們致敬。1985年中秋節,閻維文和彭麗媛奉命到對越自衛反擊戰的云南老山前線慰問前線官兵,他們蹚著一道布滿地雷的小道,冒著不時襲來的槍彈,經過一路顛簸,順利抵達前線陣地。閻維文和彭麗媛一遍又一遍深情地唱起了戰士們最喜歡的《小白楊》。不能到的哨位,閻維文和彭麗媛就拿起電話,對著電話的聽筒,給貓耳洞中的戰士清唱。“黨和人民不會忘記英雄”,穆春喜的這句話振聾發聵。
熱血青年,保家衛國
“在戰場上不怕是假的,但是當時我們,不應該說所有人,沒有一個想退縮的。那時候的那種氛圍,已經讓你做好了隨時犧牲的準備”,穆春喜娓娓道來,深邃的黑眸仿佛沒有了焦距,陷入滿滿的回憶中。
“剛上戰場時的我還是一個二十歲的懵懂小伙,但當雙腳站立在戰場上,我精神抖擻、斗志昂揚,手拿機槍沖鋒在前,心中保家衛國的信念更為堅定。這次出征回來,為表揚我戰績突出,榮立了三等功。”
但戰況遠比人們想象的要慘烈,“那是我的親人啊!歷歷在目,終生難忘”,在談到戰友時,穆春喜幾度哽咽。這令人心碎的情景,讓支教隊員們為之動容。
熱血青年從戎志,保家衛國赤子情。作為青年,他們初心未改、本色不變,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為民族復興的歷史洪流注入了青春力量。對越自衛反擊戰已經44周年了,那悲壯的一幕幕,并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在人們記憶中淡去。當年那些經過戰爭洗禮的、曾經燃燒的光禿禿的森林早已恢復勃勃生機,昔日戰火紛飛的戰場如今早已變為購銷兩旺的邊境貿易市場。但是,不論歷史如何久遠,形勢如何變化,在44年前的反擊戰斗中的英烈和英雄們,永遠在我們心中頂天立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旗幟上永遠有著他們血染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