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楊欣蕊)為實現“弘揚傳播儒家文化,繼承保護家鄉文化”兩條線舉措,2023年1月5日,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杏壇春雨入鄉土,犁牛勤耕承鄉髓”調研實踐隊全體成員按照確定的“儒學之孝與家鄉傳統舞蹈相聯結”主題在山東省、四川省、湖北省、遼寧省、吉林省、浙江省、安徽省、浙江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八個不同的省份、自治區通過線上與線下、實踐調研與宣傳推廣相結合的方式展開了當日的實踐活動。通過隨機路人訪談、社區實地走訪、走進民間舞蹈團等方式更深入地讓儒家文化“孝”基因流淌在民族血脈中,使人們在衣袖舞動間感受到儒家孝道的氣息,推動傳統孝道在當今時代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齊魯大地,素有孝名山東省隊員來到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龍陽鎮張堂村進行調研和走訪,以傳統舞蹈為基點,通過發放宣傳單、播放視頻等方式讓人們更好的理解儒家文化的“孝”。在實踐開始之前,隊員張文寧搜集了關于“孝”文化的相關資料和調查問卷,并準備了與“孝”有關的視頻。通過實踐調查,隊員張文寧發現當地群眾對“孝”的認知僅停留在表層,提及與“孝”相關的傳統舞蹈,極少數人才給出答案。對此情況,隊員們將提前搜集好的與“孝”相關的資料通過講述和播放視頻的方式呈現給當地人民。通過人們的反應可以看出他們對舞蹈《獻給俺爹娘》最感興趣,喚起了他們心中對“孝”的理解。

圖為實踐隊員向群眾宣傳儒家文化。通訊員 張文寧 供圖
鄂中三節龍,長興百葉龍為了探究地方文化中所體現的儒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與地方文化之間的共生關系,浙江省隊員們走訪了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林城鎮天平橋一帶,探尋百葉龍的傳統表演形式以及舞蹈的淵源。1月5日下午,實踐隊隊員懷著激動的心情到達長興縣,經過向當地居民的詢問,實踐隊隊員得知天平橋附近有一位大伯是百葉龍的表演者,在附近居民的指引下,冒昧地造訪了這位大伯的家。趙大伯對于實踐隊隊員的造訪表現的很歡迎,還向實踐隊員講述了百葉龍的這支舞蹈的由來。實踐隊隊員還詢問了趙大伯對于百葉龍道具的構成與制作。在趙大伯的指引與介紹下,實踐隊隊員還特地上網搜索了相關長興百葉龍的資料。與此同時,湖北省隊員通過向下港李鄉間舞蹈團的成員們進行訪問,對下港李的民眾們分發有關孝文化的調查問卷,來調研人們對于孝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對湖北特色舞蹈的認知,從而傳播孝文化的思想。在調查中,隊員梅捷通過給被采訪者觀看湖北傳統舞蹈小視頻來達到宣傳的效果,比如舞獅,跳鼓等,還分發了調查問卷來讓村民們填寫。在對于鄉間舞蹈團的采訪中,梅捷了解到她們跳的最多的舞蹈便是三節龍·跳鼓。當代社會,民間舞蹈的廣泛傳播和良好傳承有助于人們在舞蹈歌唱娛樂過程中舒緩精神、放松心情、提高身體素質。同時,民間舞蹈在當下也具有珍貴的思想情感教育價值,大龍小龍的有序出入,突出了孝道的倫理。

圖為實踐隊員對村民進行調研。通訊員 梅捷 供圖
線上+線下,稚子“孝”當行遼寧分組的隊員們于2023年1月5日通過現場教學的形式教授小朋友在家學習《論語》,了解孝道,通過精彩生動的講解讓小朋友提起了對《論語》學習的興趣,并與此同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先從小孩子感興趣的舞蹈方面入手,即隊員講述了秧歌的歷史起源等,小朋友聽的津津有味。在最后,隊員又給小朋友講述了秧歌中的二十四孝故事之一《丁郎刻母》,看著似懂非懂的小朋友,隊員便將“孝”之一字順利引入,正式開始對儒家思想中的“孝”進行講解。
吉林省隊員進入敦化市實驗小學幼兒四班,來宣傳儒家文化“孝”的思想,并在各位老師的配合下舉行了關于論語的經典誦讀活動,來進一步讓孩子們感受并理解儒家思想中“孝”的重要性。1月5日下午,又通過線上開啟騰訊會議的方式進行宣講。從孝的起源與內涵、論語中的“孝”思想、孝的現代意義三大方面做了講解。最后隊員李禹潼通過講解家鄉傳統舞蹈—朝鮮族長鼓舞,來說明儒家文化已經潛移默化的深入當地文化。安徽省隊員也于1月5日上午利用新媒體手段開展線上會議來進行宣講活動,隊員丁萍在下午深入宿州市青少年宮對群眾對儒家文化與家鄉文化的了解進行調查探究。
桂林山水,天府之國在1月5號上午,四川省隊員們通過對隨機路人訪談,調查問卷的發放。發現大部分民眾能說出“百善孝為先”這樣朗朗上口的語句,懂得弘揚孝道、贍養老人等道理。但對孝的起源與內涵等還比較模糊。據此,實踐隊隊員們調研與宣傳推廣相結合,為大眾普及儒家文化中“孝”思想。宣講時用故事帶入場景,用視頻增加樂趣,教小朋友們寫、讀論語中“孝“的句子。使廣大民眾有故事可述、有知識可講,從而更好的拓寬儒學文化傳播度。為實現繼承保護家鄉文化,1月5號下午,調研實踐隊部分成員來到瀘縣福集鎮實地調研舞龍文化,并被邀請到四川省瀘縣二中觀看舞龍演出。通過采訪瀘州雨壇彩龍傳承人羅德書,實踐隊隊員了解到雨壇彩龍的表演重在一個“活”字,“人龍合一”。廣西隊員在1月5日上午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區,向當地群眾宣講儒家的“孝”文化。當日下午,為完成傳承和保護家鄉文化的要求,實踐隊隊員繼續在文昌社區進行實踐調研。
通過一天的宣傳儒家“孝”思想,保護家鄉傳統舞蹈。隊員們總結到:“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礎上。孝敬父母要真心實意,如單純在物質上滿足父母,尚不足以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藉。對于自己家鄉的文化,要樹立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緊迫感,積極做好家鄉文化保護傳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