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7月2日,曲阜師范大學“黨史(國學)小課堂”社會實踐團隊在汶上縣中都街道進行傳統禮儀展演。
中國自古尊師重道。俗語云:“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傅”。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束脩禮(拜師禮),是尊師重道、弘揚經典的體現。束脩禮,始于孔子。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悔焉。”先秦典籍中就出現了“束脩”這一詞,這一禮儀,漢儒孔安國對“束脩”的解釋為“束帶脩身”。禮儀的主題是尊師重道、明禮求學。
01 圖為領導們在中都街道觀看展演。曲阜師范大學 李雪玲 提供
周密策劃,弘揚儒家優秀傳統文化
為保證展演順利進行,隊長帶領團隊成員討論整個展演活動的流程,并且進行周密的計劃,做好充分的籌劃準備。隊員們在隊長的帶領下學習有關“束脩禮”的禮儀知識,對實踐成員進行禮儀培訓。并且,學習束脩禮的形成、束脩禮的演變以及束脩禮內容隨著時代變遷而發生的不同變化。隊員們通過線上觀看視頻以及查閱資料等方式學習有關束脩禮的知識。通過學習,了解束脩禮在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被賦予的新內涵與新形式。
一俯一揖,盡顯重道尊師傳統
展演過程中,身穿厚重儒服的隊員們仍一絲不茍地進行束脩禮展演。伴隨著宣贊莊嚴洪亮的聲音,扮演師傅、宣贊、學子、侍者的隊員各居其位。依次進行正衣冠、誦讀《束脩告文》、獻戒、執束脩、訓誡、禮敬師儒等禮儀環節。盡管儒服繁瑣厚重,隊員們的展演始終不曾露出疲憊的神態。他們用嚴謹完美的表現給觀看展演的領導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禮儀表演,用一絲不茍的態度向領導們展現當代大學生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做的不懈努力。
02 圖為實踐隊員表演束脩禮。曲阜師范大學 李雪玲 提供
展演進行到執束脩時,負責講解的隊員對此進行細致解釋:“束脩禮,始于孔子。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意思說只要是自愿送十條千肉作為禮物的學生,我沒有不對其進行教誨的。從這以后,學校便形成了束脩之禮。束脩,即捆在一起的干肉,每束十條。在古時候干肉是奢侈品,屬于大禮,當送給親愛的老師。后發展演變成一種學校的禮儀制度,體現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崇高風尚。”觀看展演的領導們認真觀看、聆聽。
除進行形象直觀的展演外,這樣的講解更是不絕于耳,潛移默化中傳授給觀眾優秀的儒家文化。儒家優秀傳統禮儀展演為觀眾帶來視覺體驗,全面通俗的講解更能將觀眾帶入到文化展演中,并且,全面了解儒家優秀傳統禮儀。古典而端莊的束脩禮使隊員們和觀看展演的領導仿佛回到紙香墨飛、溢滿朗朗書聲的古代書塾,同時,自古流傳的尊師重道的優秀儒家文化潛移默化地浸潤了心靈。
03 圖為實踐隊員表演“束脩禮”中的“獻戒”環節。曲阜師范大學 李雪玲 提供
交流學習,為傳統文化增添新活力
展演結束后,各位領導根據社會實踐隊員的禮儀表演情況發表自己的見解,并且對社會實踐隊員的展演情況做出評價與指導。社會實踐隊員們在各位領導的評價與指導下不斷提升展演活動質量。希望通過儒家優秀傳統文化的展演活動深化汶上縣與曲阜師范大學的合作。為接下來,實踐基地要切實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加強與大學生實踐團隊的橫向交流,積極探索產學研合作模式,逐步打造“校區聯手、自主互動、共建共享、合作發展”的校區社會實踐教育基地新品牌,建立“家庭一學校一社會”三位一體的社會教育實踐新模式打造良好的開端。最后,曲阜師范大學“黨史(國學)小課堂”社會實踐團隊與全體領導合影留念。
圖為社會實踐團隊隊員與領導的合影。曲阜師范大學 李雪玲 提供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爭做時代進步青年
青年向上,汶上向前。本次社會實踐,實踐隊員身著漢服,行古禮,生動展現了古時學子求學的全過程,在演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儒家優秀傳統文化展演活動中實踐隊員們用自己的行動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人,用自己的行動展現出青年一代的風采,爭做時代進步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