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熱血歲月,感悟先輩精神
圍繞重走奮斗征程、深學百年青運、感悟時代精神、勇擔青春使命等重點內容,采用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就近就便”開展實踐活動。具體內容如下:
2022年7月7號,安徽財經大學“綠色鄉村旅游,助‘新農’下鄉行”暑假社會實踐團隊成員來到了安徽省合肥市渡江戰役紀念館、安徽名人館以及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進行了實地調研,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回顧革命歷史,不忘初心。
一個紀念館就是一處精神高地。渡江戰役紀念館中展陳的一件件文物,既是渡江戰役的歷史見證,又是催人奮進的力量源泉。參加這次實踐活動會深刻讓我們理解現在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學習先輩的革命精神奮發圖強,報效祖國。渡江戰役紀念館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準建設,位于安徽省省會合肥市的濱湖新區最南端,面向八百平方公里的浩瀚巢湖。自開館以來,黨和國家各級領導人如先后來此參觀,現已成為第三批國家級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
7月7日上午,安徽財經大學“三下鄉”社會實踐團5名同學在黃燕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開展以“重走革命足跡,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社會實踐。長夏炎天氣郁蒸,難以蓋過同學們洋溢的熱情。
上午9時,同學們到達渡江戰役紀念館主場館,映入眼簾的是一只乘風破浪的“船頭”和波光粼粼的“長江水”,五位戰役總前委群雕矗立在館前——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總前委運籌帷幄之姿,彰顯出百萬雄師橫渡長江天塹的雄才大略與宏偉氣度,進入渡江戰役紀念館團隊各成員開始參觀學習,了解相關知識。
10時,小隊正式開始逐步尋訪紅色之路。渡江戰役紀念館共有六個展廳,分別為“戰前形勢”、“戰役準備”、“突破江防”、“戰役勝利”、“人民支前”和“英烈業績”。在這里,我們看到眾多由當時的報紙所制作的展板,陳舊的報紙記錄著當時政治、軍事、經濟形勢,打開歷史塵封已久的記憶:在整個渡江戰役中,先后有2.5萬余名解放軍戰士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涌現了一大批英模群體、戰斗英雄和功臣。這些戰士們倒在新中國誕生的前夜,縱身死,英名常在,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實踐活動期間,我們還對前往紀念館的旅客進行了隨機調查和問卷。在采訪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前來參觀的多數為在校學生正在進行紅色學習,也有黨員實地調訪,還有一些家長帶著幾歲孩子正在游覽,通過采訪,他們也都表示經過此次紅色之行受益良多,也對紅色精神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均表示這是一場意義非凡的旅程。
7日下午,同學們參觀了安徽名人館。安徽名人館選擇展出的95組安徽歷史名人,人物全部采用蠟像制作,形象逼真,并運用電影藝術手法和聲、光、電、多媒體等最新高科技手段,展現名人風采和主要事跡。通過展出安徽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展現他們對安徽、中國乃至人類發展所作出的重大貢獻,體現安徽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美好形象。整個展館融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參與性于一體,是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了解安徽、認識安徽的窗口。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逐個參觀了從遠古到新中國時期共八個不同主題的展廳,深入了解了政治、軍事、思想、經濟等多個方面杰出人物的英雄事跡:有剛直不阿,執法如山的著名清官包拯;有用兵如神,倭寇聞風喪膽的抗倭名將戚繼光;有在中國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莊子;也有著名徽商,“紅頂商人”胡雪巖,等等。
下午4時,同學們對于安徽名人館的參觀完畢并在館內拍照留念,此次實踐活動傳播了渡江精神,踐行了愛國教育,并熏陶了一大批愛國青年。
為夯實精神之本,熔鑄精神之源,社會實踐團隊成員還走進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用心感悟時代脈搏,學習紅色景點,傳承革命精神。
7月8日,我們前往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剛進館,一眼望去,是用石頭鋪成的廣場,而在石頭下面埋著的,全是被屠殺的同胞們。沿著灰色石頭砌成的階梯拾極而下,進入序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鑲嵌在江水中的漢白玉花環,花環前面是象征生命的“長明火”,花環的邊上一萬多張小照片時隱時現。序廳的兩面墻體上雕刻著1萬個遇難者名錄,序廳頂部則以殘破的城墻為背景,上面刻著中、英、日三國文字的“遇難者300000”,地面上則是星星點點的燈和長明火,凝重、肅穆。館內光線極暗,但依然可以看出和我們的名字一樣的生命代號。屠殺,從來都是具體的,它是成千上萬條鮮活的生命。這里人頭攢動,卻聲息皆無。
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我們真切的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強軍才能安邦”的重要性,要銘記歷史,自強不息。中國共產黨立志千秋偉業,帶領全中國人民走向繁榮富強。作為青年,我們更要將青春理想與服務人民、奉獻祖國相結合,釋放青春激情,樹立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雄心,不負時代,不負韶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時間:2022-08-28 作者:馬倩蓉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探尋歷史魅力—陜西博物館之旅
- 三秦大地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華夏文明誕生、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這里建都。博
- 08-27
- 體驗非遺文化,共筑傳承發展
- 8月11日,四川輕化工大學管理學院“心有鄉村振興,細嗅發展新風”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分別參觀了郫縣豆瓣博物館和川菜文化體驗館,通過參
- 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