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入戶話桑麻,沃土躬耕續薪火——"共青薪火,栗耘興鄉"實踐隊栗坂村走訪慰問與墾荒園勞動紀實
為深入感知鄉土脈動,踐行青春擔當,厚植家國情懷,2025年7月1日,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共青薪火,栗耘興鄉”社會實踐隊滿懷熱忱,走進共青城市栗坂村,將關懷送入農家,讓汗水揮灑沃土,在傾聽與勞作中體悟鄉村振興的蓬勃力量,賡續永不褪色的墾荒精神。
入戶送暖:傾聽鄉村脈搏,感受生活熱望
晨光熹微,實踐隊員們便帶著精心準備的慰問品,踏入了栗坂村村民的家門。一聲聲親切的問候,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隊員們深入五戶村民家中,送去一份關懷,更帶去了青年一代的敬意。圍坐暢談間,村民們淳樸的笑容、真誠的話語,繪就了一幅生動的鄉村生活圖景。
圖為實踐隊員與查大姐交流照片 程偉燦攝
其中,村民查大姐的故事格外令人動容。僅有小學文憑的她,憑借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和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在時代浪潮中勇敢探索。如今,她已成為一位在抖音平臺擁有超過50萬點擊量的“鄉村網紅”。鏡頭前,她分享農事、展示特產、傳遞快樂,用最質樸的方式展現著新時代農民的風采。“生活嘛,就是要積極向上!”查大姐爽朗的笑聲和眼中閃爍的光芒,深深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隊員。她的故事,正是鄉村活力迸發、農民擁抱新生活的鮮活注腳。
更令人感動的是,在每一戶的交談中,村民們無不流露出對當下生活的滿足與熱愛。他們由衷地感慨:“這都要感謝國家的好政策啊!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話語間,也飽含著對像實踐隊員這樣的“青春踐行者”深入鄉村、帶來活力的真誠謝意。這份雙向的溫暖與信任,讓隊員們深切體會到扎根基層的意義。

圖為實踐隊員與受訪村民合影 程偉燦攝
墾荒園耕:腳踏沃土礪初心,頭頂驕陽續精神
實踐隊轉戰共青墾荒紀念園。頭頂烈日,腳踏這片承載著厚重歷史的沃土,隊員們拿起農具,投身到紅薯苗的栽種勞動中。揮鍬挖坑、扶正秧苗、培土壓實……每一個動作都凝聚著對土地的敬意。汗水很快浸透了衣衫,泥土沾滿了雙手,但沒有人叫苦叫累。
圖為實踐隊員在紅薯地勞動 李晶攝
此刻,隊員們腳下的土地,正是當年上海知青們響應號召、戰天斗地、將荒灘變良田的地方。躬耕之中,隊員們仿佛穿越時空,觸摸到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烈日下的辛苦勞作,讓他們對“堅韌不拔、艱苦創業、崇尚科學、開拓奮進”的共青墾荒精神有了更加切膚的體會。每一株親手種下的紅薯苗,不僅是對勞動的致敬,更是對先輩們篳路藍縷、開天辟地壯舉的深情緬懷與精神接力。
青春回響:匯聚微光成炬,接力奮斗興鄉
從農家小院的溫情脈脈,到墾荒園里的揮汗如雨,這一天的實踐,是“共青薪火,栗耘興鄉”實踐隊員們用腳步丈量土地、用心靈傾聽民聲、用汗水致敬歷史的生動寫照。
查大姐們在時代浪潮中展現的積極向上、自強不息,是鄉村內生動力蓬勃涌動的縮影;村民們對生活的熱愛、對政策的感恩、對青年的期許,是鄉村振興最深厚的民意基礎;而墾荒園里流淌的汗水,則是對“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最深刻的青春詮釋,是對“把青春獻給祖國”的墾荒精神最有力的傳承誓言。
正如實踐隊員們在歸程中所感:“薪火”相傳,在于傾聽民聲、傳遞溫暖,激發鄉村向上的力量;“栗耘”興鄉,在于腳踏實地、躬身實踐,在沃土中播撒希望的種子。我們新時代的青年,既是鄉村巨變的見證者,更應是投身其中的建設者。讓我們以查大姐般的樂觀擁抱時代,以墾荒前輩般的堅韌開拓未來,將今日所見所感所悟,化作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在廣袤的鄉村熱土上,匯聚青春微光,共筑振興夢想,讓共青的“墾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圖為實踐隊在紅薯地勞動后合照 李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