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學生網徐州3月9日電(通訊員 繆雨萌)為深入挖掘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的歷史文化內涵,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的融合路徑,江蘇師范大學"迎四海賓朋,共筑文化出海夢"實踐團隊于2月25日對夫子廟景區進行了實地調研。此次調研聚焦于夫子廟的文化傳承、多語言服務及數字化體驗,旨在為景區文化傳播與旅游服務優化提供參考。
上午10點,實踐團成員抵達夫子廟景區,首先參觀了欞星門。作為夫子廟的入口,欞星門由三座單間石牌坊組成,精美的石雕藝術令成員們贊嘆不已。隨后,團隊進入大成門,其莊重典雅的建筑風格讓成員們感受到古代學府的莊嚴氛圍。穿過大成門,實踐團來到夫子廟的核心建筑——大成殿。在這里,成員們瞻仰了孔子的神像,深入了解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及其對中國歷史的深遠影響。
離開大成殿后,實踐團來到明德堂,這里是古代學子學習的地方。成員們不僅感受到濃厚的學習氛圍,還通過展板了解了中國古代教育的發展歷程。緊接著,團隊參觀了尊經閣,閣內收藏的大量古代書籍和文獻讓成員們深刻體會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實踐團來到江南貢院,通過展陳和講解,成員們對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并感受到古代學子的求學精神。
圖為團隊成員學習“學宮”公示語翻譯
在調研過程中,實踐團成員特別關注了景區的多語言服務。景區內的景點介紹均以中、英、日、韓等多種語言呈現,極大地方便了外國游客的理解與體驗。成員們認為,多語言服務不僅是全球化時代的必然要求,更是對文化多樣性的尊重與包容。此外,景區還運用了現代技術手段,如通過定點設備播放“舞籥”樂曲,讓游客沉浸式體驗古代文化的魅力。這種傳統與現代的結合,為游客帶來了更加豐富、便捷的游覽體驗。
圖為團隊成員與景區內外國游客交流
調研結束后,實踐團成員對景區內的外國游客進行了采訪。一位來自美國的游客表示,夫子廟的多語言介紹讓他能夠更直觀地了解景區的歷史文化,而數字化體驗則讓他仿佛穿越時空,感受到千年前的文化氛圍。另一位來自日本的游客提到,夫子廟的儒家文化和科舉文化對他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通過此次游覽,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圖為團隊成員合影留念
通過此次調研,實踐團成員深刻認識到,夫子廟不僅是南京的文化地標,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多語言服務和數字化技術的運用,不僅提升了游客的游覽體驗,也為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提供了新思路。未來,實踐團將繼續深入分析調研數據,形成詳實的調研報告,為夫子廟景區的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