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團隊隊員程雪斐來到東灘小學了解該校教育情況。走訪中隊員發現,該;A設施完備,卻難掩鄉村教育現存體系下師資短缺、學生流失的隱痛。
從校長王德帥口中得知,師資問題是最大難題。年輕教師任期一滿便離校,而年邁教師業已退休,師資只能從縣城調任,因而嚴重不足。全年級道德與法治、科學課都由同一教師教授,音美體課程則由班主任“兼職”,專業性無從談起。圖書室等特色教室淪為雜物間;操場、食堂等設施屢次被拆,學生們的活動空間被一再壓縮。本校學生也從六七百銳減至二百,生源大量外流昭示著鄉村教育吸引力的逐漸消散。盡管如此,留下的教育工作者仍在堅定守望這份熱土。學校引入多媒體教學、量化評比等教育模式,設立圖書角,鼓勵學生閱讀,培養學習習慣。校內隨處可見宣傳標語,教學樓、宣傳欄里貼有校風校訓,民房墻上也布滿教育相關的文化宣傳畫……共同形成了東灘小學濃郁的教育氛圍。這些努力雖微小,卻切實為孩子們點亮了希望的燈。
此次調研深化了隊員對于鄉村教育困境的認識。鄉村教育振興不僅在于設施建設,更在于村校內部教育生態的重塑。唯有政府、社會與學校合力,才能讓孩子們的未來不再黯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