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寒冷的冬日里,太河鎮北牟村的春節氣氛愈發濃厚。村民們忙碌著為即將到來的農歷新年做準備,熱情洋溢的場面吸引了來自曲阜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助村毓秀催花綻,潤社涵情引福臨”實踐隊隊員國凱翔的參與。此次活動以磨面、篩粉、貼對聯等傳統民俗為主題,旨在通過多元社區服務,傳遞溫暖與關懷。
村子的集體活動一向離不開傳統手藝的傳承,磨面和貼春聯是春節期間重要的準備工作。實踐隊員心里早已做好準備,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給村民們帶去一些幫助。同時,實踐隊員也期待親身體驗這些富有鄉土氣息的傳統文化。
在活動的第一天,實踐隊員來到村里公用的磨盤,第一項任務是磨面。在這里,眼前的場景讓他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親切感。師傅正用力地將小米倒入磨盤中,隨即推動磨盤碾壓小米,隊員們在師傅的指導下開始嘗試自己的磨面之旅。

“初次磨面的時候,我其實有點緊張,不知道能否做到。”實踐隊員回憶道。“但當我看到師傅自信的眼神時,我也漸漸放下了心中的顧慮。”通過這種輕松的氛圍,大家互相學習,而實踐隊員通過對話收獲了一些制作面食的獨門秘訣。不久,細膩的面粉便在眾人手中形成,傳遞著與鄉土文化之間的情感。
接下來的篩粉環節同樣富有趣味。實踐隊員站在篩子旁,認真地篩選著剛磨好的面粉。他發現,篩粉雖然簡單,卻至關重要。每一顆面粉的顆粒,都是通過勞動得來的,是村民衣食無憂的基礎。他深深被村民們的專注與奉獻精神所感染,意識到這種勞動并不是繁瑣的任務,而是對生活總是認真認真再認真面對的體現。“這一刻,我明白了,我們每一個人生活中的努力,最終都是為一點點的幸福加分。”
通過實踐隊員和隊員們的共同努力,磨面和篩粉的活動順利完成,村民們紛紛表示了對實踐隊員的感謝,大家在一起分享了自己制作面食的故事和經驗,討論著下一步的計劃。
在活動的最后一天,實踐隊員們參與了北牟村傳統的貼對聯活動。隊員們分成小組,攜帶著準備好的紅紙和筆,挨家挨戶地拜訪。在貼對聯的過程中,實踐隊員體會到了村民們對新年美好愿望的憧憬。
一位年長的村民告訴實踐隊員:“這對聯不僅僅是貼在門上的,它承載著我們的希望和祝福,也是對家人、鄰里的良好祝愿。”實踐隊員看著一幅幅經典的對聯,深刻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每一筆字間,蘊含著的是對來年的期盼與祝福。
隨著時間的推移,村里的每一戶人家的門上都貼上了新的對聯,濃厚的節日氛圍讓人倍感歡愉。實踐隊員和村民們圍坐在一起,分享著各自對新年期許的故事,笑聲不斷洋溢在這片小小的村莊中。
在活動中,實踐隊員和隊員們與村民展開了深入交流,感受到濃厚的鄉土氣息和人情味。村民們笑著介紹說:“多年來,我們村里一直保持著過春節的傳統。雖然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但我們依舊要傳承這一習俗,聚在一起過年。無論如何,我想把這份傳統文化延續下去。”
通過與村民的交流,實踐隊員深刻感受到,在這些充滿溫情的故事中,村民們對生活的態度令他感動不已。他們無論身處何地,總有一份心系家鄉的情愫。
實踐活動在充實與快樂中結束了。在太河鎮北牟村的這段經歷,讓實踐隊員不僅學到了傳統的手藝,還感受到了濃厚的鄉土人情。他表示:“多元社區服務不僅是幫助他人,更是傳遞愛的溫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心靈也得到了升華。”
通過磨面、篩粉、貼對聯的體驗,這些傳統文化讓隊員感受到了鄉村生活的真實與溫暖。實踐隊員們在鄉村的傳統中找到了歸屬感,感受到了對生活的熱愛。這一切不僅是對鄉村文化的認可,更是傳達出一種對于生活的執著與堅守。
未來,實踐團隊希望能夠繼續參與更多這樣的活動,幫助農村社區傳承豐富的文化,增強社區的凝聚力,為鄉村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實踐隊員堅信,在這條服務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是傳遞溫暖的使者,攜手并肩為鄉村的美好未來而努力。
無論是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文化傳承,還是在每一次的相聚時刻,實踐隊員都愿意成為這份溫情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