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新年,在熱鬧喜慶的氛圍中,“春節社區服務,傳遞溫暖關懷”活動開展,我作為曲阜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助村毓秀催花綻,潤社涵情引福臨”實踐隊的隊員于2025年1月18日來到山東省龍口市姜家溝村參加了書寫對聯并為村民送福的社會實踐活動,傳承傳統文化,增強村民凝聚力。
臨近新年,春節的氣息彌漫在大街小巷,熱鬧非凡。就在這洋溢著喜慶氛圍的時刻,我們開展了一場意義非凡的“春節社區服務,傳遞溫暖關懷”活動。
活動現場,一張寬大的書桌被紅彤彤的對聯紙鋪滿,當我親手拿起那質地優良的對聯紙時,指尖仿佛觸碰到了歷史的脈絡,心中涌起無限期待。對聯,這一中國傳統文化的璀璨瑰寶,猶如一座橋梁,連接著古往今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祈愿,承載著對生活熾熱的愛。
蘸墨、提筆、起筆、行筆、收筆,每一筆每一劃都傾注了我的專注與深情。“福”字的筆畫圓潤飽滿,仿佛蘊含著無盡的福氣;對聯中的吉祥話語,從我的筆尖流淌而出,工整而又端莊。在書寫的過程中,我仿若穿越時空,與先輩們產生了奇妙的共鳴,深切感受到他們在書寫對聯時那份發自內心的虔誠與莊重。那鮮艷的紅紙與濃黑的墨汁相互映襯,字里行間不僅飽含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熱切向往,更傳遞著對傳統文化矢志不渝的傳承精神。
帶著書寫好的對聯,我們踏上了送福之路。一路上,冬日的陽光灑在身上,暖融融的,仿佛也在為我們這次社區服務之旅增添一抹亮色。抵達村莊后,我被村民們的熱情深深震撼。當得知我們是來為大家送春聯時,村民們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質樸而又動人。
鄰里紛紛圍攏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地說出自己心儀的對聯內容,眼神中充滿了期待。一位白發蒼蒼的奶奶,緊緊拉著我的手,激動地說:“閨女啊,謝謝你們!過年貼上這一副手寫的對聯,這年味兒都濃了。”看著她那飽經滄桑卻又滿含期待的臉龐,我深感責任重大。 那一刻,我意識到,對聯對于村民們來說,遠遠不止是一種簡單的節日裝飾,它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承載著人們對新年的憧憬、對家的深深眷戀以及對生活的熱愛。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即便如此,對聯這種古老的傳統習俗依然屹立不倒,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它宛如一座燈塔,在快節奏的生活浪潮中,為人們指引著回歸傳統文化的方向,讓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匆忙的腳步,靜下心來,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這次意義非凡的活動,不僅讓我收獲了村民們的熱情與喜愛,更促使我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在社區服務中融入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絕不能讓傳統文化在歲月的長河中被遺忘、被淹沒。我們應當以實際行動,積極主動地將傳統文化帶到更多人的身邊,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了解并喜愛上它。
傳承傳統文化并非遙不可及的宏大工程,我們完全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傳統節日里,不妨組織村民制作一些傳統的手工藝品,如剪紙、中國結等,在一針一線、一剪一裁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亦或是利用農閑時光,傾聽老一輩的傳統節日習俗和故事,讓古老的文化在口口相傳中煥發出新的生機。
通過這次活動,我仿若推開了一扇通往傳統文化寶庫的實踐服務大門,深刻領略到優秀文化對人們的影響。在社區生活中進行傳統文化相關的實踐服務,不但能增強大家的文化自信,更有利于增強凝聚力,增進鄰里之間的情感,營造良好的生活氛圍,增加歸屬感。

這次活動,讓我看到了村民們對傳統文化的那份熾熱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執著向往。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堅定的決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多元的社會實踐服務當中,為譜寫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新篇章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