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緩解鄉村留守老人生活單調、孤獨的情況,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感,1月23日,曲阜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助村毓秀催花綻,潤社涵情引福臨” 實踐隊來到山東省聊城市莘縣朝城鎮三義廟村開展鄉村老人智能家電學習活動,以期為緩解老年人社會脫節出謀劃策,推動智能鄉村建設。
深入基層,調研為基
經實踐隊員調研,三義廟村屬于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村落,收入情況較差,為了追尋更好的教育醫療條件,越來越多年輕一代,遠離了鄉村,前往經濟發展較強的城市打拼,多數在青島附近,還有部分前往浙江、廣東,留下老人在村中,由于鄉村老人娛樂匱乏,多靠看電視、閑聊打發時間,缺少互動活動。子女難常伴,老人易孤獨、缺關懷。他們大多獨居或與配偶生活,日常無人照料,生病時隱患大。實踐隊員還了解到,雖然有大部分老人有手機,但是部分手機字體圖標小,操作邏輯復雜,語音提示不清晰,且老年人生理機能衰退,學習認知能力下降,導致其難以適應。并且實踐隊員通過對家中有老人的村民了解到,部分老人對家電認知情況有誤,拒絕使用更便捷的家電,如拒絕抽水設備,堅持用壓水井,增加對身體的傷害。

圖為實踐隊員在村民家中調研。
精簡操作,惠民利民
實踐隊員來到村民家中,對家中只有座機的老人,對其進行了精簡處理,將老人子女手機號進行簡易化設置,將阿拉伯數字直接連接號碼,再用較大紙塊寫上數字,粘貼到座機原本較小的數字上。對使用智能手機老人,將其手機垃圾清除,并對其疑問進行解決,如字體較小,屏幕亮度不夠。轉戰對其他家電認知有誤的人家,進行交流溝通,對老人疑慮進行細致解釋,并對老人身體情況進行詢問,勸解。通過溝通實踐隊員了解到老人擔心的問題還是在耗電等花費方面。
此次調研實踐,為進一步推動智能鄉村建設提供支持,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老年人孤單感,為鄉村老人享幸福晚年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