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治天價彩禮之策,思促鄉村振興之道】
——
2022年12月31日下午,為深入研究彩禮問題,道理很隊全員在線學習由山東省教育廳主辦的2022年泰山學術論壇“鄉村振興與基層治理現代化”的學術研討會分論壇三——“認知視角下‘天價彩禮’的形成邏輯與治理路徑”。研討會基于山東省Y村的調查研究展開討論。彩禮是指婚姻關系當事人一方(主要指男方)及其親屬依據習俗向對方(主要指女方)及其親屬給付的錢物。給付彩禮的行為,雖然在法律上不提倡,但也不禁止。但是實際上近年來在一些地區彩禮方面亂象屢現,中央高度關系鄉村文明、婚姻風俗的彩禮問題。自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千意見》首次以“一號文件”的形式強調“對婚喪陋習、天價彩禮、孝道式微、老無所養等不良社會風氣進行治理”和2020年5月,民政部印發《關于開展婚俗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將對“天價彩禮”等不正之風進行整治始,“天價彩禮”問題以鄉村文明的一部分被正式納入鄉村振興戰略之中,并將其治理提上日程。
在本次線上研討會中,教授以Y村為例談論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分析村莊基本情況和彩禮的表現形式;二、天價彩禮形成的認知邏輯;三、天價彩禮的治理對策。
實踐隊員經過本次會議學習了解到,盡管《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中對彩禮應當返還男方的情形作出了明確規定,但是作為研究對象的Y村的彩禮返還的實際情形仍有出入,這其中不乏有當地風俗、農村環境等因素影響,并且該村在彩禮問題上多數選擇私了而不是走法律程序。在天價彩禮的認知邏輯上,代際責任觀念的異化、彩禮歸屬女方的習俗、男女性別比例的失調等無一不關聯著天價彩禮觀念認知。在會議上教授也曾談及彩禮問題治理的難處所在——雙方自愿的表征與彩禮的傳統禮俗特性,是法律手段治理與強制性的行政干預都具有相當大的難度。在本次會議上,研究者談及柔性“德治”弘揚正確的婚姻家庭價值觀,主張社會各層面多方努力聚成合力,既要縣鄉政府發揮道德輿論的規范作用,又要在家庭、學校、鄉村各個層面一齊努力,才能推動彩禮問題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在本次線上會議的學習中,團隊全員認真聆聽并記錄,對所研究的彩禮主題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開拓了成員們研究思路,糾正了之前的錯誤理解,團隊成員經過本次研討會的講解也會更有針對性的資料查找,對確定社會實踐研究方向和社會實踐的進一步展開具有重大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