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廣大青年對我國傳統非遺文化的重視程度,增強中華文化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通過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強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和傳承的濃厚氛圍。8月15日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的“尋遺·探憶·筑夢”中華文化傳承團走進了內蒙古錫林浩特市的剪紙藝術博物館,團隊成員全面了解了當地獨有的和林格爾剪紙,參觀了多種多樣的特色剪紙,并親手體驗到了剪紙。此次活動展現了非遺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強調了保護和傳承非遺的重要性,讓團隊成員體會到剪紙非遺文化在新時代中散發的魅力,并正走向更加廣闊的未來。
圖為展覽剪紙作品 劉燁攝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認識到這重要的一點,團隊成員迅速了解家鄉特色剪紙,在出發參觀剪紙展覽前充分了解特色剪紙的歷史故事與制作流程,分析了剪紙藝術的發展現狀與前景。
團隊成員走進展覽館,仔細聆聽了博物館講解員對每一個剪紙的精細介紹,每一幅剪紙作品都無不包含著作者的一種情感,有對家人的思念,也有對節日的慶祝。團隊成員通過欣賞一幅幅剪紙作品,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體會到將這一文化傳承下去的意義所在。
圖為展覽剪紙吊燈作品 劉燁攝
團隊成員深入了解每一幅剪紙作品,通過仔細觀察細節,用心傾聽講解,沉浸于剪紙的藝術世界之中,仿佛一幅幅剪紙作品都動了起來,在耳邊訴說著它們的故事。因此團隊成員對傳承中華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見解。
從個人層面來看,學習和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顯著提升青年人的文化自信心。通過深入學習文化精髓,青年人能夠更好地認識和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從而樹立堅定的文化自信。同時,傳統文化對青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也有重要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以德治國、以德化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德文化體系。通過傳承和發展這一道德文化體系,青年人可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并在新時代中成長為合格的時代新人。此外,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深厚人文精神,如愛國主義情懷和歷史責任感,也能夠激勵青年人為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復興貢獻力量。

圖為團隊成員體驗剪紙 劉燁攝
仔細欣賞完每一幅剪紙作品后,團隊成員懷著激動的心情,親自上手體驗剪紙,當柔軟的紙張在手中不停地變換著樣式,團隊成員從內心深處感受到了剪紙的意義。它不僅是一種審美的享受,更是一種文化認知的途徑。通過對剪紙藝術的研究和體驗,人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認識中國的歷史文化和民間生活,體會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與價值。剪紙藝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了豐富的文化藝術和價值傳承。它不僅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廣大勞動人民生活和審美情趣的反映。剪紙藝術通過其獨特的形式和技藝,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精氣神,并成為世界普遍性文化現象的一部分。此次實踐活動讓“尋遺·探憶·筑夢”中華文化傳承團意識到文化遺產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的重要載體,以及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因此,傳承和保護文化遺產對于當代青年人來說何其重要,這種觀念需扎根于現時代青年心中,直至開花結果,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