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8月25日,陜西服裝工程學院學子組成的“星星之火”社會實踐團隊,深入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圣水鎮開展了“三下鄉”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探尋文化建設,賦能鄉村振興。
為了深入了解漢文化,團隊于8月19日-8月20日在拜將臺與漢中市博物館參觀學習,了解當地漢文化,并做起小小志愿者,向外地游客介紹漢文化,用自己的力量推廣漢文化,為后期文化傳播工作打好基礎。
8月21日起,團隊走進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圣水鎮山口村,開展三下鄉活動。首先,團隊積極走進村民家中,采訪他們對漢文化的了解情況及當下文化需求。此外,志愿者們還為村里困難戶送去了慰問品與祝福。
少年強,則國強,文化振興離不開少年,社會實踐團成員組織當地小學生在村委會開展“爭做文化傳播者”主題活動,為孩子們講述文化故事,并用知識競答游戲充分調動了小學生參與熱情,使孩子們在快樂學習中愛上漢文化,傳播漢文化。
作為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團成員主動為村里小學生輔導作業,并開展畫畫、手工等教授活動,幫助小學生豐富興趣愛好,此次活動中,團隊教小學生們親自制作非遺漆扇,讓孩子們感受傳統技藝的魅力。
山口村作為環境保護的重點村,環保宣傳尤為重要,團隊也主動擔起環保宣傳的責任,制作宣傳手冊,走進每家每戶落實宣傳,此外,志愿者們主動撿拾村子里的垃圾,幫助打掃村委會,做好帶頭作用。
最后,社會實踐團隊成員齊聚漢江沿岸,撿拾漢江沿岸垃圾。貫徹此次三下鄉的宗旨,用她們的實際行動為漢中鄉村振興做出力所能及的事。
此次三下鄉活動,志愿者以實際行動傳播漢文化,將文化帶到村里,關愛鄉村文化教育,同時響應國家號召,提高村民環保意識,展現了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今后他們將繼續投身鄉村振興,為建設美麗鄉村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