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是實踐的眼睛,實踐是思想的真理”,為了進一步考察紫砂文化的整體發展和具體走向,2023年7月11日上午,江南大學人工智能與計算機學院“壺說西望”實踐團隊,實地探訪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進行了場館參觀與走訪。
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坐落于丁蜀鎮的仙鶴山麓,是最早成立的國家陶瓷博物館,并于2013年11月正式獲批成立中國紫砂博物館,成為宜興第一座“國字號”博物館。與此同時,宜興陶瓷博物館作為展示陶都千年陶瓷文化的重要平臺與載體,享有“東方明珠、陶都之光”的美譽。從宜興均陶到宜興特色紫砂陶器,陶博館在展現紫砂歷史流脈和制作工藝的同時,也展現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藝術結晶。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
團隊采訪了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館長、宜興陶瓷(紫砂)文化研究院院長周小東。周館長深入講解了陶博館的建館歷程、發展優勢、文化意蘊,并強調:“宜興陶瓷博物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其展覽和研究的紫砂來源于本地,扎根于本地,發展于本地”。作為陶瓷文化的強大歷史支撐與堅實實踐基礎,陶博館是宜興人自豪感的來源,也是陶瓷愛好者“朝圣”之地,極具代表性與標志性意義。其后周館長提到,陶博館工作的宗旨為“承載歷史,傳承文明,展示藝術,弘揚文化,融入行業,持續發展”,并特別提出“文化是在文明的基礎上加上教化”,應積極履行陶博館的文化職能,為當代藝術家提供廣闊的學習平臺,并將優秀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帶到當代社會,向人們展示中華民族偉大藝術成果的同時,助力陶瓷文化傳播與交流。陶博館也正在全力開發一套完備的紫砂行業評判規則,立足于專業性擴展紫砂文化的傳承推廣脈絡。采訪結束之際,周館長將其編著的《何為陶都》、《宜興窯系》二書贈予了團隊。
圖為社會實踐隊員采訪周小東館長并獲得館長贈書
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秉持工作宗旨,專注于以宏大的胸懷和極高的專業性,淡化商業氣息,弘揚紫砂陶瓷文化。通過此次參觀與采訪,我們深刻了解到宜興紫砂發展體系的細節與發展愿景,更加明確了宣傳方向,加深了對于“三下鄉”工作的理解,為接下來的走訪與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圖為周小東館長與團隊成員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