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家風家訓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將中國傳統家風家訓文化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在一起,實現教學內容與形式的改革與貫通。本團隊以“新家風與創新創業”為主題,展開了寒假社會實踐活動。
家風家教是我國一項傳統文化,它以潤物細無聲的能量時刻影響著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和每一個時代。從古至今,從普通家庭到上層社會,以及革命老前輩,每個時期都流傳著諸多優秀的家風家訓,構成中華民族一枝文化瑰寶。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畫荻教子等等,是流傳千古的家風。毛澤東立下“親情規矩”三原則:即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周恩來總理堅持“嚴管厚愛,不搞特殊”的家訓;習近平總書記告誡親朋好友不能在他工作的地方從事任何商業活動,不能打著他的旗號辦任何事……他們把崇高的黨性修養融入家風家教之中,以家風建設促進黨風建設。
我們身邊同樣不乏時代的楷模。大化瑤族自治縣六也鄉茶油村婦聯主席唐翠玉,多年悉心照顧患病的婆婆,建起“綠葉愛心家園”,把無人照顧的81位鄉親,接到自己家一起生活。照顧的貧孤兒童有13名考上大學。她榮獲全國助殘先進個人、全國孝親敬老之星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全國五好文明家庭,多么難能可貴。不過,當前一些人對家庭家風家教持有消極態度或者遇到各種困惑。競爭機制盛行、家庭意識淡化、家族意識削弱,一些舶來文化、觀念、思潮的沖擊,影響了社會道德取向、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影響著傳統家風的構建。
新時代加強家庭家風家教建設,首先要堅持弘揚和傳承優秀的傳統家風家教,對傳統的家風家教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把符合時代要求的家風家教的精華融入新時代道德建設中,讓它發揚光大。其次,要對傳統家風家教進行創新和轉化。既要注重道德教化,又要注重制度規范,努力實現教育引導和制度支撐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將道德規范和法律約束有機統一起來,促進德治與法治相得益彰。其三,要持續開展創建活動,發揮榜樣的力量,典型引導,塑造新人,大力宣傳模范家庭,推動新的家庭家風家教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