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了解科技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把握科技與文化融合的典型案例,12月26日,“丹青戲韻,筆墨傳薪”實踐隊開展了線上調研活動。該活動主要對科技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實例、科技在助力傳統文化發展中發揮的作用等方面展開調研。
實踐隊員在線上調研
除此之外,科技在助力文化傳播方面也占據突出地位。例如,北京山水民樂藝術團,是一支由“80后”“90后”殘障人組成的民族器樂兼聲樂的專職樂團,致力于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宣揚“真善美”。該樂團受疫情沖擊,借助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在線上實現“箏笛合鳴”,繼續宣揚民樂文化,受到了一致好評。又如,綜藝《國家寶藏》節目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進行巧妙結合,一改歷史和文物的嚴肅形象,令過去在博物館被束之高閣的傳統文化變得生動和親切,利用電視節目、短視頻、直播等新興科技媒介進行知識普及、傳播傳統文化已成規模,且頗具潛力。
接著,實踐隊討論了科技在助力傳統文化發展中發揮的作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傳承與創新是文化前行的兩個重要因素,二者缺一不可,而科技為文化的傳承、創新提供了必要條件。縱觀人類歷史,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重大進步,都對文化傳承和傳播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造紙術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跨越千年流傳至今;印刷術讓“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穿越歷史膾炙人口;火藥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節日氛圍傳承至今;而現代互聯網技術、5G技術、3D數字技術等先進科技的出現和推廣,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重新煥發別樣生機、走向國際市場成為了可能。
簡而言之,經過此次線上調研,實踐隊隊員了解了科技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實例,明白了科技在助力傳統文化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也充分認識到身為新時代新青年,理應學習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知識,了解科技發展的相關新興技術,在創新中傳承,在繼承中發揚,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充分利用科技進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