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赴郎溪縣開展“理解中國”國情調研暑假社會實踐,團隊成員深入新發鎮澗西村、官橋村、新發村,圍繞鄉村產業轉型與基層治理效能提升展開調研,實地感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成果。
圖為調研見面會現場 姚杰攝
團隊首站抵達澗西村。在村黨總支書記的帶領下,團隊成員深入學習了該村以黨建引領花木產業發展的創新實踐。在走訪中了解到該村打造了“紅葉領航·花木澗西”黨建聯盟,通過整合5個苗木產業村黨組織、花卉苗木協會黨支部及商會黨支部,形成“黨支部+社會組織+合作社+農戶”的共建模式,建立苗木種植戶聯系制度,推動村“兩委”干部常態化走訪種植大戶,精準解決產業難題。團隊成員實地走訪了皖蘇花木交易中心一期項目及140畝苗木培育基地,了解“美迪花世界”企業聯動大棚育苗、移栽苗增值技術以及交易中心帶動周邊3000余人就業的運營模式。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調研澗西村繡球花種植情況 彭佳蕾攝
團隊深入官橋村,通過實地參觀、座談交流和走訪調研,沉浸式學習該省級示范村和美麗宜居村莊的特色苗木產業發展經驗。在村干部帶領下,團隊成員參觀了近3000畝苗木基地,近距離觀察了40余個品種的種植情況,并重點走訪了由個體農戶帶頭打造的30畝橙子試驗種植園。團隊成員與村干部、種植大戶進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官橋村創新的“合作經營”模式;學習了村集體為應對苗木長周期和病蟲害風險,采取的精細化管理措施和為名貴樹種購買保險的風控策略;同時也探討了物流成本波動、電商滲透不足等現實挑戰。
圖為團隊成員與官橋村書記訪談 彭佳蕾攝
團隊深入新發村,在參觀學習、訪談調研與專題座談中,全面學習該村基層治理與產業發展的實踐經驗。詳細了解法治長廊普法宣傳功能,參與體驗新發村禮堂的多場景應用,切身感受廉政文化園區的教育意義。新發村孫書記介紹了村委會廣場“一區多用”模式;團隊成員采訪了村民辦理三農保險業務的過程,深刻體會服務下沉對提升村民滿意度的實效。與村干部座談時,深入探討集體經濟收入單一的瓶頸,共同討論水稻主導產業外拓增收路徑的可行性。
圖為團隊成員于新發村人民禮堂調研 彭佳蕾攝
通過實地的參觀、走訪、座談等,團隊成員感受到新發鎮澗西村、官橋村和新發村在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方面積極探索,體會到政策落實關鍵性與基層創新重要性,收獲頗豐。
圖為團隊成員合照 彭佳蕾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