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藝術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承載著上千年的歷史記憶與情感脈絡。為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讓年輕一代成為其傳承者與傳播者,“尋夢撫韻”社會實踐團于7月4日走進素有“戲曲圣地”之稱的撫州文昌里。這里不僅是湯顯祖的故鄉,更是中國戲曲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承載著深厚的戲曲底蘊。
實踐團成員走進中國戲曲博物館。館內陳列的精美戲服、古樸道具,無聲訴說著戲曲發展的悠悠歲月。成員們駐足流連,從服飾的繁復紋樣、臉譜的濃烈色彩中,解讀角色背后的文化密碼,感受中國戲曲藝術的獨特韻味,沉浸于歷史積淀的深厚底蘊之中。

下午,實踐團開啟沉浸式戲曲體驗。在專業老師指導下,成員們親歷戲曲妝造過程。繁復的工序、精細的筆觸勾勒,令大家深切體會到舞臺形象塑造的獨特講究。隨后,成員們學習圓手、敬禮、托臉等基礎身段,于簡單招式的一板一眼間,體悟戲曲藝術嚴謹細膩的深厚功底。


夜晚,《尋夢牡丹亭》實景演出拉開帷幕。美輪美奐的場景、演員精湛的表演,將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故事娓娓道來。成員們沉浸于“夢而死,死而生”的浪漫敘事,感受戲曲藝術的感染力。演出結束后,實踐團對戲曲演員進行采訪,從演員口中,了解到為了讓傳統戲曲被更廣泛的觀眾接受,團隊在保留《牡丹亭》經典內核的基礎上,融入了光影、聲音電、全息投影等現代技術。他們希望年輕一代能在鉆研傳統基本功的同時勇于創新,讓戲曲在時代浪潮中煥發新生機。

此次文昌里之行,“尋夢撫韻”實踐團通過文化溯源、技藝親歷、藝術鑒賞的多元路徑,全方位、沉浸式領略了中國戲曲藝術的博大精深。這不僅是藝術的探尋之旅,更深化了成員們對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思考。青年一代的認知與參與,將為戲曲藝術注入新的生機,助力其在新時代繼續以獨特魅力講述中國故事,傳遞永恒的文化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