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黃慧軒)7月4日上午,江西水利電力大學水土保持學院“三下鄉”實踐團來到了拿山鎮溝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防溺水防詐騙安全教育活動,為當地居民送上“安全防護大禮包”

圖為實踐團成員開展防溺水宣傳教育 (盧俊宇 供圖)
生命至上,筑牢防溺行為進行深度分析,提醒孩子們遠離危險區域,引導大家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讓防溺安全墻。活動以一段紀實性溺水警示片開場,真實的溺水案例畫面瞬間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實踐團成員們結合拿山鎮周邊河道、水庫分布特點,通過圖文并茂的PPT,重點講解防溺水“六不準”原則,并針對青少年結伴戲水、擅自施救等危險水安全知識以更接地氣的方式深入人心。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孩子們進行防溺水知識問答(盧俊宇 供圖)
互動問答環節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實踐團的成員提出了一些有關防溺水的問題“同伴溺水時,哪種做法是正確的?”“發現有人溺水時,撥打哪個報警電話?”面對一個個問題,孩子們積極思考、踴躍回答,答對者收獲了印有安全標語的筆記本、書簽等小禮物,從理論知識的傳遞到實踐技能的掌握,既調動了大家的參與積極性,又將安全的種子播撒在每個孩子們的心中。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孩子們進行防詐騙知識問答(黃慧軒 供圖)
反詐同行,守護家庭錢袋子。暑期是孩子們接觸網絡、社交活動增多的時期,也是電信詐騙隱患高發階段。在宣傳視頻中,卡通角色因輕信“免費皮膚領取”“幸運大抽獎”等陷阱而遭遇“虛擬財產損失”,孩子們目不轉睛地觀看,不時發出“太危險了”的感嘆。隨后,實踐團成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常見詐騙類型編成“詐騙招數大揭秘”故事:“游戲騙子會用‘免費皮膚’當誘餌,讓你掃碼交錢”“陌生人說帶你找媽媽,可能是壞人的詭計”,幫助孩子們快速識別危險信號,讓安全知識伴隨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孩子們合影(王秀宇 供圖)
此次活動以寓教于樂的形式,從生命安全到財產安全,從知識普及到技能實踐。此次雙主題安全教育活動以多元形式筑牢安全防線,將防溺水防詐騙安全理念深植孩子們的心中,既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堂生命教育課,為孩子們健康成長保駕護航,讓平安之花綻放在每個家庭,讓安全意識成為守護群眾幸福生活的堅固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