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能源領域認知,點燃青年學子報國熱忱,西安科技大學“北疆青鋒,能源報國”實踐團赴大唐勝利東二號露天煤礦。此次行程聚焦礦區運轉的“生命線”——地面運輸系統,在專業講解中探尋現代礦山高效智能的物流脈絡。
踏入運輸作業區,巨型卡車陣列如鋼鐵洪流般撼動視野。實踐團成員立于觀景平臺,眼前是載重數百噸的礦用卡車在寬闊的排土場與采掘面之間往復奔忙,引擎轟鳴與巨輪碾過煤矸的聲響交織成礦區特有的雄渾樂章。在“民族富強,國家自強,人民幸福”的醒目標語見證下,煤礦運輸負責人熱情迎接學子,引領大家深入這條維系礦山高效運轉的“鋼鐵動脈”。
“運輸能力是露天礦的命脈所系。”負責人手指繁忙有序的車流,揭開了地面運輸系統的核心奧秘。他詳細闡釋了勝利東二礦采用的先進“單斗—卡車—半固定破碎站—帶式輸送機”半連續工藝:巨型電鏟將原煤裝入卡車后,這些“巨無霸”并非簡單運往遠方,而是駛向礦坑內的半固定式破碎站。經破碎后,煤炭旋即轉入封閉高效的帶式輸送機網絡,如一條條巨龍般將能源源源不斷輸送至儲煤場或裝車站。更令學子驚嘆的是礦區大力投入的無人駕駛卡車試驗系統與智能調度平臺,屏幕上跳動的實時數據,清晰展示著如何通過算法優化路徑、精準調度車輛,在提升效率的同時,為安全生產筑牢科技屏障。
技術講解并未止步于效率。負責人特別強調:“綠色與高效從不相悖。”他指著運輸干道兩側的噴淋抑塵裝置與綠化帶介紹,礦區在運輸環節大力投入環保措施,通過密閉輸送、智能灑水降塵與運輸道路硬化,顯著降低煤炭運輸過程中的環境影響,讓這條“鋼鐵動脈”的搏動與綠色礦山的律動同頻共振。
親身觸摸巨輪般的輪胎,凝視智能調度中心閃爍的屏幕,書本知識在震撼的工業現場化為具象認知。實踐團成員王同學難掩激動:“運輸系統展現的智能化、環保理念遠超想象!它不僅是力量的象征,更是智慧與責任的結晶。我們更深刻理解了,能源報國,就是要將最前沿的技術寫在祖國廣袤的能源大地上。”
此次對勝利東二礦地面運輸系統的深度聚焦,為實踐團學子打開了一扇通往現代礦山智能物流的窗口。從巨型卡車的有序奔流到傳送帶的無聲運轉,從智能調度的高效精準到綠色運輸的堅實承諾,這條“地面動脈”所彰顯的科技力量與責任擔當,已化為激勵學子投身能源事業的澎湃動力。大唐勝利東二礦以開放的胸襟與卓越的實踐,持續為高校人才成長鋪設通向產業前沿的堅實橋梁,助力年輕一代將“能源報國”的鏗鏘誓言,熔鑄于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壯闊征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