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潤鄉(xiāng)土:咸陽師范學院藝啟鄉(xiāng)行隊以筆為媒點亮鄉(xiāng)村兒童美育路為傳承書法文化、助力鄉(xiāng)村美育,2025年[7月],咸陽師范學院藝啟鄉(xiāng)行隊,奔赴咸陽市周邊鄉(xiāng)村,開展以書法為媒介的“三下鄉(xiāng)”活動,借由筆墨,為鄉(xiāng)村兒童架起通往傳統(tǒng)文化藝術世界的橋梁。
墨香啟幕,初遇求知目光
踏入鄉(xiāng)村小學,墨香與孩子們滿是好奇的目光交融。書法實踐隊成員在教室有序鋪展宣紙、研磨調墨,筆鋒觸紙,流暢墨線在素白宣紙上暈染開來,瞬間吸引孩子們紛紛圍攏。“同學們看,橫畫要像清晨的地平線,平穩(wěn)舒展;豎畫得似村口的老槐樹,筆直挺拔。”實踐隊成員[張勇]一邊提筆示范,一邊以生動比喻講解筆畫要領,隨后俯下身,手把手糾正孩子們或僵硬、或顫抖的握筆姿勢。從最初書寫時指尖不受控地顫抖,到逐漸能寫出較為規(guī)整的筆畫,墨香暈染間,鄉(xiāng)村兒童的書法學習之門緩緩開啟。
字里藏史,觸摸文化脈絡
在書法的課堂上,文化傳承的線索被清晰地展開。實踐隊成員[袁城磊]通過漢字的演變歷程,向學生們講述了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臺”字,仿佛是那輪圓圓的太陽,古人用簡潔的線條描繪出宇宙間萬物的形象;而到了楷書階段,筆畫變得整齊劃一,同時也體現(xiàn)了對和諧與對稱之美的向往。孩子們睜大了好奇的眼睛,全神貫注地注視著黑板上字體演變的圖示,到楷書時的端莊形象的追溯,他們在書寫和傾聽的過程中,觸摸到了歷史的溫度,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力量。
課余互動,墨韻連接心靈
課余時光,書法成為連接實踐隊成員與鄉(xiāng)村兒童心靈的紐帶。校園長廊臨時變身書法展區(qū),孩子們的作品掛滿墻面,或歪扭的“福”字,或稚嫩的“天道酬勤”,都是努力后的成果。
實踐隊成員也在互動中收獲滿滿。白日里,他們依據(jù)孩子接受程度靈活調整教學,用小貼紙獎勵書寫認真的孩子;夜幕降臨時,圍坐在一起整理教案,討論如何讓講解更生動易懂。離別之際,[韓星]將小紙條悄悄塞給隊員,紅著眼眶說道:“老師,我會好好練字,等你們再來。”這份純粹情感,讓隊員們深知,墨香傳遞的不只是書寫技藝,更是文化傳承的火種。
此次咸陽師范學院書法實踐隊的“三下鄉(xiāng)”活動,以書法為載體,把專業(yè)所學融入鄉(xiāng)村美育工作。隊員們憑借耐心與熱愛,讓傳統(tǒng)文化走進鄉(xiāng)村課堂,于孩子們心中播撒藝術種子。期待未來有更多青年學子接力,以實際行動延續(xù)文化傳承,讓墨香在鄉(xiāng)土間長久飄蕩,滋養(yǎng)更多心靈。
(通訊員 [張勇 袁城磊] )
配圖說明 :
- 圖為實踐隊成員[張勇]在教孩子們書寫橫畫 。
- 圖為實踐隊成員[袁城磊]在教孩子們寫好粉筆字
- 圖為團隊成員合照(張勇 袁城磊 韓明欣 孟曉寧 葉繁凡 張子睿 高慶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