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老營革命烈士陵園:追尋鐵道兵精神 賡續紅色血脈
走進老營革命烈士陵園:追尋鐵道兵精神賡續紅色血脈
為感悟學習紅色鐵道兵精神,在2025年7月1日下午兩點,來自湖北汽車工業學院“鐵脈薪傳”實踐團的7名青年學子懷著崇敬的心情,走進了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老營革命烈士陵園,近距離感受鐵道兵先烈們為祖國鐵路事業奉獻一生的偉大精神。
實踐團團員們首先踏入了老營革命烈士陵園展覽室,撲面而來的便是歷史的厚重感。抬眸望去,第一眼便是記錄著鐵道兵烈士們的一幀幀“珍貴瞬間”,自制炸藥、劈山筑路等奮斗畫面無一不在吐露著先輩們的披荊斬棘;凝視著墻上的英烈名錄,那些曾鮮活跳動的姓名,現在以靜默姿態訴說著為信仰赴湯蹈火的決絕;掛在其旁的一眾書法作品,在墨韻流淌間,是后人對先烈精神的追慕與承接,而那筆鋒碾轉如先輩奮斗軌跡,將熱血忠魂暈染成永恒的精神坐標;隨著團員們的轉身,視線駐足在那滿桌的書籍上面,它們不僅承擔著歷史密碼本的角色,更是革命火種傳遞的脈絡,等待后來者以閱讀為舟,回溯理想燃燒的歲月。
隨著團員們的步伐前進,走上層層階梯便能看見矗立在蒼松翠柏間的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紀念碑”和“為人民而死”的題字,似穿越時空的誓言,訴說著先輩們為家國、為百姓慷慨赴難的決心。碑身巍峨,承載的是無數英靈的熱血與理想;字跡蒼勁,傳遞著“人民至上”的永恒信仰。當目光撫過斑駁石面,仿佛能觸到歲月的溫度——那些為護山河安寧、為給百姓希望,毅然奔赴生死的身影,以生命為炬,照亮了后來者前行的路。與這根歷史脊梁相去咫尺的是位于其身后的老營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團員們肅然地挺立在此于心中默念。年輕的背影與厚重碑文相望,像是一場跨越代際的對話——先輩們以熱血鋪就信仰之路,而青春的目光,正承接這份精神火種,讓“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底色在新時代繼續發光。
在那片莊嚴肅穆的土地上,長眠著196位鐵道兵先烈以及6位無名紅軍。李安普烈士墓靜靜坐落在其中央,仿佛一座不朽的豐碑,鐫刻著往昔崢嶸歲月里的無私與無畏。墓前,團員們懷著無比崇敬和沉痛的心情獻上了一束束黃菊,那金黃的花瓣宛如烈士熾熱的鮮血,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又似他們高尚的靈魂,散發著令人動容的光輝。“鐵脈薪傳實踐團”的成員們身著整齊的隊服,身影堅定而執著地穿梭在陵園的每一個角落,掃帚輕掃間,是對英烈的敬重與追思。他們以行動拂去塵埃,讓每一方墓碑、每一段忠魂,都在潔凈中被銘記。
據悉,老營革命烈士陵園已成為當地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數千人次前來參觀學習。此次探訪活動不僅讓青年學子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也讓鐵道兵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新的光彩。
(通訊員周文淼)
作者:周文淼 來源:周文淼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扎根鄉村沃土 賦能鄉村振興
- 2025年6月,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天碼行空”社會實踐團隊走進江蘇省六合區竹鎮鎮,開展為期3天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團隊圍繞鄉村多
-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