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重慶移通學院大健康管理學院“綦彩杏林·情暖古劍”鄉村振興促進團在綦江區古南街道連城村開展了第三天實踐活動。團隊圍繞中醫藥文化傳承與鄉村服務,通過科普培訓、戶外實踐、美育課堂等多元形式,為當地村民和兒童帶來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
攝圖:房鈺婷 韋涵譯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古劍山時,團隊成員們也開始了當天活動的準備工作。有的成員仔細清點著各類中草藥標本,將每種藥材的功效標注得清清楚楚;有的成員忙著布置活動場地,掛橫幅、擺桌椅一絲不茍;技術組反復調試直播設備,確保網絡信號穩定。隊員們穿梭忙碌的身影,與晨光中的古劍山構成了一幅動人的畫卷。每個人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確保當天的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攝圖:房鈺婷 韋涵譯
上午的活動分為兩組同時進行。一組成員在研學基地開展了與重慶市綦江區中醫院合作的中醫草藥宣講直播。直播中,專業中藥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實物展示,詳細講解了當地常見中草藥的外貌特征和藥用價值。團隊成員配合醫生進行現場演示,并實時解答網友提問。直播間的互動十分熱烈,不少村民通過手機觀看后表示受益匪淺。
攝圖:房鈺婷 韋涵譯
另一組成員則帶領兒童們開展中醫文化體驗活動。在草藥拓印環節,孩子們將采集的黃芩、魚腥草等葉片平鋪在棉布上,覆蓋薄膜后用木槌輕輕敲打。隨著“咚咚”的敲擊聲,葉片的汁液慢慢滲透,在紙張上留下清晰的葉脈紋路。當揭開薄膜時,一幅幅自然的植物拓印畫呈現眼前,有的如淡雅水墨,有的色彩斑斕。“我的拓印真好看!”孩子們興奮地展示作品,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這個環節既鍛煉動手能力,又加深了對草藥形態的認知。
攝圖:房鈺婷 韋涵譯
石斛饅頭制作是孩子們最喜愛的環節。隊員們先講解石斛的藥用價值,展示實物特征。在指導下,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和面、揉團,創意捏出各種形狀。當香氣四溢的饅頭出鍋時,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尋找自己的作品。這個活動不僅傳授了藥食同源理念,更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感受到中醫藥文化的魅力。
攝圖:房鈺婷 韋涵譯
團隊成員還帶領孩子們學習了八段錦等傳統健身功法。考慮到孩子們的特點,隊員們特意簡化了動作,并配上朗朗上口的童謠。“雙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孩子們一邊念著口訣,一邊模仿隊員的動作。雖然動作還不夠標準,但孩子們都學得十分認真,在運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攝圖:房鈺婷 韋涵譯
此次系列實踐活動將中醫藥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通過多樣化形式來提升村民的健康素養,增強兒童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團隊成員以專業知識和實際行動,為古劍山的鄉村振興注入了青春活力;顒硬粌H傳播了中醫藥知識,更讓當地村民感受到了關愛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