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語潤鄉行,薪火映童心——河南城建學院生科學院三下鄉團隊奏響鄉村振興“推普四部曲”
盛夏蟬鳴起,推普正當時。2025年6月27日,河南城建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以下簡稱“生科學院”)“推普助力鄉村振興”三下鄉團隊奔赴平頂山市魯山縣辛集鎮肖老莊村,以“開幕啟新篇—校園播火種—入戶傳鄉音—總結再出發”四部曲,將普通話的“種子”播撒在鄉村的每個角落,用青春力量為鄉村振興注入語言活力。
一、村委會前啟新程,推普號角正式吹響 6月28日正午驕陽似火,生科學院志愿者團隊滿懷熱情抵達肖老莊村,駐村第一書記曹永志對團隊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學好普通話是孩子們走出鄉村、擁抱世界的鑰匙,期待同學們帶來新的知識與活力。”并和志愿者團隊深入交流,告訴志愿者團隊肖老莊基本情況,將推普活動與實際情況結合更高效的達到普通話深入人心的目的。
駐村第一書記曹永志書記講話 張靖晗攝
二、科普課堂進校園,物資傳遞暖童心 6月29日到7月1日,團隊走進肖老莊村小學,不僅為學校捐贈了一些文體物資更為二至五年級的學生帶來一場知識與溫情兼具的科普盛宴。隊員們結合生物學專業特色,用通俗易懂的普通話講解動植物知識,通過趣味實驗、互動問答等形式,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在講解顯微鏡的使用時,一名五年級學生興奮地說:“原來樹葉里藏著這么多小秘密!”科普結束后,團隊向學校捐贈了圖書、文具等學習物資,并鼓勵孩子們學好普通話,用語言打開探索世界的大門。
志愿者團隊捐贈物資 張靖晗攝
志愿者團隊進校園大合照 張靖晗攝
三、走街串巷傳鄉音,方言土語煥新聲 7月2日離開校園,團隊分組走進村民家中,開展“一對一”普通話推廣。隊員們手持精心制作的普通話學習手冊,耐心糾正村民發音,通過情景對話、繞口令練習等方式,幫助村民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在村民張阿姨家中,隊員們教她用普通話介紹自家種植的農產品,“以前只會用方言吆喝,現在學會普通話,以后在網上賣貨肯定更方便!”張阿姨笑著說。活動期間,團隊還為村民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資,讓推普工作既有“語言溫度”,更有“民生厚度”。
志愿者團隊走訪村民家中 張靖晗攝
四、復盤總結凝共識,步履不停再出發 暮色漸濃,團隊重返村委會召開總結會議。隊員們分享了活動中的感人故事與經驗收獲,梳理了推普工作的亮點與不足。團隊指導老師總結道:“此次活動不僅提升了村民和孩子們的普通話水平,更讓同學們在實踐中深化了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帶著滿滿的收獲與不舍,團隊踏上返程之路,而他們播撒的普通話“火種”,正悄然在肖老莊村生根發芽。
從校園到街巷,從知識科普到民生服務,河南城建學院生科學院三下鄉團隊用腳步丈量鄉村土地,用語言搭建溝通橋梁。未來,他們將繼續以專業為筆、以實踐為墨,書寫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的青春答卷。
活動總結后與當地村干部的大合照 張靖晗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