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星期日的早晨,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共青薪火,栗耘興鄉”社會實踐隊伍繼續整隊前往栗坂村進行“三下鄉”實踐活動。晨光熹微中,實踐隊員們奔向這片充滿故事的土地。車輪碾過鄉間小路揚起的塵土,像是一層薄紗,輕輕揭開今日三下鄉活動的序幕。開始之前,學院黨委副書記陳文杰老師、商學院黨總支書記方程老師、商學院黨總支書記曾超老師和栗坂村黨支部副書記余書記對于實踐隊的活進進行了視察和指導。
慰問首站來到劉倩姐姐家中。三個孩子擠在門框邊張望,眼睛里盛著好奇與羞澀。當慰問文具遞到他們手中時,最小的孩子咧嘴笑了,缺了門牙的笑容像一朵小小的向日葵。

離開劉倩家,實踐隊員們沿著蜿蜒的村道來到胡樹根奶奶家,到達低矮的土坯房,胡奶奶看到我們時露出孩童般的笑容。當實踐隊員把米和油遞到她手中時,她懵懂地咯咯笑起來,笑容帶著孩童般的純真。

采訪環節像打開了一本厚重的鄉村傳記。呂火根站在油茶林前,身后連綿的綠浪仿佛是他半生奮斗的注腳。這位皮膚黝黑的漢子談起油茶種植技術時眼睛發亮

呂唐水叔叔現在主要是自己養鴨子再與收購方合作售賣,同時務農,種植當地特色山茶樹并進行榨油,提到山茶油,呂叔叔驕傲地提起它的營養價值和綠色無污染的特色,那是一個務農人對于自己種植成果的驕傲和熱愛。

涂立芳奶奶的故事讓空氣變得沉重。這位瘦小的農婦安靜地坐在褪色的木凳上,說起相繼離世的丈夫和大兒子時,只是無意識地搓著衣服邊緣。她說到現在身體狀況也不太好,只能靠著政府現在的補貼生活,但是她依舊會努力地對抗命運的不公。

傍晚時分,呂潤生帶實踐對員參觀了村里的舞龍道具倉庫。彩龍的眼睛在暮色中依然炯炯有神。"除夕之后,這條龍要游過全村每戶門前。"他的臉上洋溢著自豪。這位小組長談起參與的村道硬化、水利工程如數家珍,那些枯燥的項目編號在他口中變成了生動的鄰里故事。

返程時,夕陽給田野鍍上金邊。今天的走訪像一串散落的珍珠,每個故事都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呂火根油茶林里的希望,涂立芳菜園里的堅韌,呂潤生舞龍時的熱情,還有那些慰問對象接過物資時顫抖的雙手——這些畫面在實踐隊員腦海中交織成一幅鄉村振興的立體圖景。這片土地上的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書寫著新時代的鄉村敘事,他們不是政策的被動接受者,而是命運的主動創造者。
泥土深處,總有生命在頑強生長。就像那些油茶樹,在貧瘠的山地上深深扎根,終將結出飽滿的果實。這一天,實踐隊員帶去的或許是微不足道的慰問品,帶走的卻是受用終身的精神滋養。當車駛離村莊時,實踐隊員明白了,真正的下鄉不是走過場,而是要讓心真正沉下去,去觸摸那些粗糙而溫暖的生活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