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兩彈一星"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生,2025年6月至7月期間,徐州醫科大學"藥"承星火實踐團走進徐州市漢城社區、翠屏山社區、慶新社區等多個社區,開展十余場"山河永志,薪火相傳"主題志愿宣講活動,累計覆蓋近千名社區居民。

圖為實踐團與老人的合照
創新宣講形式,讓精神可感可觸
實踐團成員以多媒體教學為載體,構建起"理論講解+場景還原"的立體化宣講體系。他們將錢學森"五年歸國路"的赤子情懷、郭永懷"用生命守護科研數據"的悲壯瞬間、錢三強"從巴黎實驗室到西北荒漠"的人生抉擇,轉化為可視化的歷史影像與故事圖譜,讓抽象的精神內核通過鮮活案例實現"從文字到心靈"的共鳴傳遞。活動現場,成員們結合專業知識解析兩彈研發的科學邏輯,使理論宣講兼具思想深度與科普價值。

圖為團隊成員在進行兩彈文化宣講
歌舞交融憶往昔,紅色旋律潤心田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志愿者們以《我和我的祖國》《歌唱祖國》等經典紅歌為媒,搭配情景化舞蹈表演,用藝術形式重現崢嶸歲月。當熟悉的旋律響起,現場老人隨著節奏輕聲和唱,不少人眼中泛起淚光:"這是我們年輕時的歌,唱的就是當年的熱血。"歌舞交織的沉浸式體驗,讓紅色記憶在藝術共鳴中得以活化傳承。

圖為團隊成員演唱《我和我的祖國》
走訪老兵憶烽火,初心故事勵前行
實踐團特別走訪多位抗戰老兵,聆聽伏擊戰的戰術智慧、沖鋒號下的生死瞬間。老兵說:"當年我們靠意志扛過槍林彈雨,現在你們要靠知識建設強國。"這些帶著硝煙味的記憶,讓志愿者們深切體會到"兩彈一星"精神中"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現實注腳。

圖為團隊成員與老人交談
徐州醫科大學"核"你同行實踐團以多元活動為紐帶,將兩彈文化的精神火種播撒進社區土壤。未來團隊將持續創新傳播形式,讓"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精神基因在青年群體中生根發芽,激勵更多人以歷史為鑒、以奮斗為帆,在民族復興征程中續寫紅色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