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夢鄉村教育:煙臺大學煙育菏夢支教隊赴東阿縣開展暑期實踐活動
文化浸潤:探尋歷史文脈,厚植家國情懷
7月9日下午3時,支教隊一行人在東阿縣委書記的帶領下,前往魚山,開啟了文化尋根之旅。在游客文化中心,隊員們跟隨講解員詳細了解了當地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欣賞了傳統拓印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隨后,團隊前往魚山曹植風景區,共同爬上魚山,走進飛鳥民宿巷,參觀了石磨坊和根雕館,欣賞魚山特色近距離魔術表演,接著隊員們重點參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曹植墓,進入隋碑亭,觀賞碑文,在文字中探尋先賢遺風。
圖為隊員們共同前往魚山曹植風景區。馬欣欣供圖 參觀結束后支教隊隊員劉舒涵說到:“通過實地探訪曹植墓,我不僅領略了曹植那'才高八斗'的建安風骨,更深刻體會到文化傳承對鄉村教育的重要意義,這為我們后續開展相關文化課程提供了寶貴的素材”。

圖為團委書記為隊員們介紹曹植墓。李健哲 供圖
晚上8點,團隊召開工作部署會議,共同討論第二天的招生流程,同時敲定后續支教細節。
家校協同:搭建共育平臺,凝聚教育合力
7月10日,“煙臺大學煙育菏夢支教隊”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式拉開序幕,上午8點,開始招生,本次招生范圍為二到六年級,計劃招收40名同學,為他們帶來全新的課堂體驗。
活動現場,支教隊員們身著統一隊服,精神飽滿地迎接前來咨詢的家長。8時30分起,學生家長陸續抵達,就課程設置、活動安排等問題與隊員們進行深入交流。為確保活動安全有序開展,支教隊精心準備了50份《學生安全責任書》和《致家長的一封信》,建立起完善的家校協同機制。
"看到大學生們專業細致的準備工作和認真負責的態度,我很放心把孩子交給你們。"學生家長孟女士在詳細了解支教方案后表示。針對部分家長對支教工作的疑問,隊員們耐心解答,從課程設計到安全保障,一一詳細說明,獲得了家長們的理解與支持。

圖為隊員邀請家長進入微信家長群。李健哲 供圖
多元教學:創新課程體系,促進全面發展
支教隊員王皓月向家長們介紹:"我們的課程設置既注重基礎學科教育,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等主科,又開設了美術、舞蹈、手工等特色課程。同時,我們特別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將通過專業輔導助力他們全面成長。"

圖為隊員們向家長介紹課程安排。李健哲供圖
魚山鎮文化站站長在現場強調:"孩子們的安全始終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文化站將全力配合支教隊,做好各項保障工作,確保活動順利開展。"
支教隊隊長韓增睿代表全體隊員鄭重承諾:“接下來的十五天,我們實踐隊成員,將認真負責做好教育工作,結合當地文化開展特色活動,發揮專業特長,給孩子們帶來新的學習體驗。”
啟動儀式結束后,支教隊立即投入緊張的備課工作,為即將開始的支教活動做最后準備。據悉,首日報名學生達20人,活動獲得了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和積極響應。(通訊員 馬欣欣)
作者:馬欣欣 來源:實地考察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