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照向何處?
唐朝南岳懷讓禪師的入室弟子有六大神駒,分別是南岳常浩、南岳智達、南岳坦然、潮州神照、揚州嚴峻和馬祖道一。六祖惠能大師曾對懷讓禪師說:“汝足下出一馬駒,蹋殺天下人。”后來,馬祖道一創叢林,以安置禪宗僧人,從此禪僧無須再寄居于律院。
當年,懷讓禪師對這六位弟子分別印可(佛家謂經印證而認可):常浩得眉,因為威儀俱足;智達得眼,因為善于抉擇;坦然得耳,因為擅長聽理;神照得鼻,因為懂得識別根塵虛妄;嚴峻得舌,因為辯才無礙;道一得心,因為深契佛法大義。
懷讓禪師曾向他們六人開示:“一切法皆從心生,既然心無所生,法便不能存在。若了達心地法門,所作一切自然無所障礙。若不是遇到上等根器(指人的本性),一開口便錯。”
有禪僧問:“如鏡子鑄像,像成了之后,那鏡子還有功用嗎?鏡子里的像,會永遠不變嗎?”
懷讓禪師回答:“你小時候的相貌,經過了青年、老年,鏡中的像不都有變化嗎?”
僧人不能意會,再問:“像成了以后,鏡子還有功用嗎?”
懷讓禪師無奈地說:“鏡子雖然無相,但世間所有諸相,面對鏡子,也無所不相。”
玉泉神秀大師曾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吾人的心就是一面明鏡,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隨著心中的生滅、分別而轉換。
佛說:一切法,無不由心而起生滅。
明鏡的特點在于,你是什么長相,它當即反映本來面目,讓你懂得無相,而鏡子本身卻平靜不起分別。有相則顯,無相則滅,世間萬法緣起,生生滅滅,就如一面鏡子,這也就是“心如明鏡臺”之謂了。
哲理:心顯萬物之象,相變心不變;無心無相,相由心生。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明鏡照向何處?
- 唐朝南岳懷讓禪師的入室弟子有六大神駒,分別是南岳常浩、南岳智達、南岳坦然、潮州神照、揚州嚴峻和馬祖道一。
- 10-12
- 讓它自己飛
- 美國大峽谷的一種兀鷹瀕臨滅絕。保護野生動物的專家爬上懸崖,抓走了幾只小兀鷹。
- 10-12
- 隴西鸚鵡
- 唐朝的虎溪庵主,生平事跡不詳,只知其為臨濟義玄禪師之法嗣弟子。
- 10-12
- 選人與選桶
- 古時候,一位帝王想選一位使者出使別國,可出使之路困難重重。帝王為了找一個可擔此任的使者,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選拔
- 10-12
- 擲骰子與拉磨
- 凡是有和尚進他的門來問道請益,他就將那六個骰子一擲,然后問:“你懂不懂?”
- 10-12
- 用心去悟
- 在南北相對的兩座大山上,各有一個寺院。
- 10-12
- 狼群的活動圈
- 在這個世界上,和我們相處最近的是親人和戀人。但有時欲親近反而疏遠,愛反而產生恨。
- 10-12
- 愛打扮的蜘蛛
- 蜘蛛們世世代代都穿著一身顏色灰暗的衣服。
-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