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猴子不吃香蕉
據說科學家們做了一個實驗。
第一天,找四只猴子,在它們能看見的地方放一堆香蕉。猴子愛吃香蕉,樂壞了,去搶,科學家立即過來一頓胖揍,揍得猴子吱吱亂叫。
第二天,還是這四只猴子,仍然在它們看得見的地方放一堆香蕉。猴子記吃不記打,又去搶,又挨了一頓揍。
第三天,還是這四只猴子,還給它們備好香蕉,還不讓吃,誰吃誰挨打。
如此這般過了半個月,四只猴子形成條件反射了,看見香蕉就怕,送到嘴里都不敢吃了。這時候科學家又找來兩只新猴子,讓它倆跟四只老猴子生活在一起。您猜怎么著?新猴子只要一吃香蕉,就會挨老猴子的打,打得新猴子也不敢吃香蕉了。
一個月以后,科學家撤走老猴子,留下那兩只新猴子,它們不挨打了,可是仍然不敢吃香蕉。科學家又送了一只新新猴子進去,每當新新猴子要吃香蕉的時候,那兩只已經不新的新猴子就像過去老猴子打它們一樣打新新猴子,直到新新猴子也不敢吃香蕉……
人不是猴子,但人跟猴子有兩大共性:第一,都有條件反射;第二,都懶于思考。上一代有了條件反射,會傳給下一代,下一代再把它傳給下下一代,傳不了三代,就成規矩了,就成傳統了,人人在傳統面前都懶于思考,都不假思索地當它是天經地義。
據我推測,宋朝陜西吃面條不嚼,豫東農村吃撥魚兒不嚼,極可能是因為某個或者某幾個老祖先在饑餓時代生活了一輩子,天天跟人搶飯吃,終于總結出了“不嚼才能比別人多吃”的妙訣,于是鄭而重之地將其傳給了后代,后代再將其傳給更遠的后代,傳得越久,越沒有人質疑。
后代們未必挨餓,未必要跟人搶飯,可是老祖宗都說不嚼為好,那一定是有大道理的,咱就別叛逆了,也跟著愣吞吧。
時間:2022-10-08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怎樣讓猴子不吃香蕉
- 第一天,找四只猴子,在它們能看見的地方放一堆香蕉。猴子愛吃香蕉,樂壞了,去搶,科學家立即過來一頓胖揍,揍得猴子吱吱亂叫。
- 10-08
- 獵豹和獵鷹
- 一天,一只獵鷹很不以為然地對它說:“你盡管跑得很快,但無法像我一樣站在高聳的山頂上俯瞰世界。”
- 10-08
- 富人與犬
- 狗從小就接受訓練,對于攻擊的目標很明確,只攻擊動物,絕不會攻擊人類,不管認識不認識的人,都不會攻擊。
- 10-08
- 別逼領導下殺手
- 侯君集是李世民的心腹大臣,常年擔任其幕僚,為其出謀劃策,多有建樹,是玄武門之變的主要策劃人,對李世民龍袍加身是立過大功的。
- 10-08
- 按腳印深淺付費
- 商人運載一車貨物經過一片松軟的土地,車輪下陷,怎么拉也動不起來。商人找來幾個農夫,答應付錢,讓他們幫忙把貨車拖上大路。
- 10-08
- 排座的學問
- 南宋年間,一個大雪紛飛的隆冬,有一個人卻要遠行,出使金國。這人叫薛季益,是代理工部侍郎。
- 10-08
- 智慧在刀尖上開花
- 朱元璋這人,可不像別的皇帝那樣少有大志。他很可憐,小時候,父母雙亡,到處乞討;乞討不下去了,又去皇覺寺當一介小沙彌,木魚經卷,
- 10-07
- 不爭的智慧
- 公孫弘在漢武帝時曾任宰相,從一介貧寒布衣到位高權重的宰相,公孫弘走的是以退為進的路線。
-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