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活過一個蛙卵
南美洲的哥斯達黎加雨林里,有一種以蛙為食的蛇。由于那里的蛙非常多,所以自古以來,這種蛇不必為食物擔憂。可是近幾年,細心的科學家們發現,這種蛇有時也會面臨饑餓。
因為蛙的進化速度遠比蛇快。
進化讓蛙有了逃脫蛇口的本領。它們不但進化出更加敏銳的眼睛,更加有力的四肢,并且可以在水面上奔跑。當一條蛇試圖靠近一只蛙,這只蛙便會奮力跳開,然后像武俠片里的“輕功水上漂”一般,在水面上狂奔。蛇的食物,就這樣逃走了。
然而,到了蛙的繁殖季節,大堆的蛙卵是不會動的。蛙卵掛在水草的葉面上,明晃晃的一團,這是蛇最喜歡的食物。
神奇之處在于,當蛇一點點靠近蛙卵,蛙卵竟然好像可以覺察到危險的來臨。的確,此時的蛙卵沒有發育成熟,但即便如此,它們也絕不會坐以待斃。它們會令人難以置信地加速發育,并且,隨著蛇越來越接近它們,它們的發育也會變得越來越快。終于,在蛇即將觸及它們的時候,蛙卵們紛紛變成蝌蚪,跳進水中,迅速游開。留在草葉上的,只有空空的卵殼。
本能竟可以促使蛙卵加速發育然后逃離危險,進化讓動物有了如此超常的能力,這讓科學家們迷惑不解。
無論如何,這是事實。哥斯達黎加的雨林中,蛙越來越多,蛇越來越少。
我常常想,人類在逃離危險處境這件事情上,遠不如我們所輕視的動物那樣成熟和成功。當意外發生,當危險降臨,我們絕不可能看到一個嬰兒站起來狂奔。
可是人類有思維。很多時候,思維可以彌補我們身體上的缺陷。我指的是,最起碼,當預感到危險可能會在某一天降臨的時候,我們可以提前遠離、終止,或者改變這一切。比如核戰爭,比如環境污染,比如自相殘殺。
與蛙卵處境不同的是,蛙卵要對付的是一條蛇,而人類要對付的,其實是我們自己。
因為太多時候,我們既蛙又蛇。
自詡全能的人類,先讓我們活過一個蛙卵再說吧。
時間:2022-08-25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讓我們活過一個蛙卵
- 南美洲的哥斯達黎加雨林里,有一種以蛙為食的蛇。由于那里的蛙非常多,所以自古以來,這種蛇不必為食物擔憂。
- 08-25
- 《云邊有個小賣部》讀后感悟
- 《云邊有個小賣部》是我每每閑下來都會復閱讀的一本書,更是我在高中時期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本書。書中對人公劉十三和程霜之間的故事
- 08-19
- 沖突的反構與奇妙的混合
- “我渴望以自己的方式講述故鄉的故事,一個更真實的被風刮過的故鄉”,萬瑪才旦短篇小說集《烏金的牙齒》扉頁上的這句話,可以視作一位
- 06-01
- 以紅色文藝作品引領社會審美新風尚
-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為時
- 06-01
- 小說的篇幅與可能性
- 從某種意義上說,歷史的使命之一就是祛魅,將無數零散的個人經驗驅散,代之以巨型的事件,而這些事件一旦被客觀化和中立化
- 06-01
- 遇見更好的自己
- 2008年8月,美國次貸危機爆發,雷曼兄弟和美林相繼爆雷,金融海嘯席卷而來。當時,我正在休斯敦,在那個悶熱的夏天,我每天晚上都睡不
- 06-01
- 物候有節律,苒苒其華
- “花木知時令,鳥鳴報四時。”大自然中,動物的蟄眠、復蘇、始鳴、繁殖、遷徙,植物的萌芽、長葉、開花、結果、凋落,還有冰霜的凝結
- 06-01
- 文學,是時間的陳釀
- 文學大家柳青先生流傳久遠的名言:“文學是個愚人的事業”。能從事文學寫作者,應當是智商都不低,否則,何以敢操刀需高智慧的文學寫作
- 05-30